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古诗写作中的通感手法

古诗写作中的通感手法

时间:2019-06-08 04:53:08

相关推荐

古诗写作中的通感手法

通感即是打破人的各种感官之间的限制,使眼、耳、鼻、嘴、皮肤之间的感觉可以无障碍的沟通,从而使描写的对象具有独特审美效果的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听觉与视觉之间的通感。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唐)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像凤鸣般悦耳的笙声如同隔着彩霞一样从天上传来,我在家中真不知道这吹笙的是墙外的哪一户人家?寻声望去只见外面一道道大门紧锁着实在是无处寻觅,也许是仙境吧,那里长满碧桃,树树都开满了万紫千红的鲜花。

此诗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说笙曲似从天而降,并用“隔彩霞”三字,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不说声如彩霞,而说声自彩霞之上而来,间接地烘托出了吹奏笙乐的明丽环境。

“不知墙外是谁家”,这悬揣语气,不仅渲染了笙声的奇妙撩人,还透露出听者“寻声暗问”的专注情态,也委婉地表现出那音乐的吸引力。

然而“重门深锁无寻处”,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不禁令人于咫尺之地产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强烈的憧憬,由此激发了一个更为绚丽的幻想。

“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与前“隔彩霞”呼应,这里的“碧桃”是天上碧桃,是王母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褥绚丽的景象!一个“疑”字,写出了如幻如真的感觉。

此诗第三句紧承第二句,第四句紧承第三句又回应首句,回环中有递进,从“隔彩霞”到“碧桃千树花”,诗人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把五官感觉错综运用,非常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这在“通感”运用上算得上独具一格。

又如大宋才子黄庭坚《才韵公秉》中“车驰马骤灯方闹,地静人闲月自妍”,灯是无声的,但因灯的多亮而形成一种沸沸扬扬的热闹听觉。

唐朝诗人贾岛《客思》中“促织声尖尖似针”,将“促织声”的听觉感受转化为“针”的视觉与触觉感受,以针的形状来比喻促织声。这些都是听觉与视觉之间的通感。

(二)触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唐)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草木凋零飘落的季节,我登上古老的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秋景秋意,勾起了我伤痕累累的怀乡心情。

这里荒山野寺,人烟稀少,山高水长,与世相隔。西斜的夕阳映照着当年的战垒依依不去,清冷的钟磬声在空荡的山林中久久回响。想起南朝的不少往事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悠悠过去,不觉满腹惆怅;唯独这长江水依然奔腾不息,滚滚东流。

这首诗通过对登台所见的秋声、古台、野寺、夕阳、故垒、寒馨、空林等荒凉瑟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和兴衰之慨。全诗抚今追昔,写景寓情,寄慨遥深。

文中“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依”字下得极雅,用于绘形,极有韵味。“依”字在句中有“枕靠”、“依凭”之意,夕阳本是无情,而用“依”字,却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仿佛这渐行渐远的夕阳也为“古台”、“旧垒”的沧桑之变而叹惋悱恻,而眷恋难舍。

“寒”字用于摹声,属通感手法,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把听觉的“馨”转化为触觉的“寒”,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不仅如此,还以“满”字加以强调,写足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

又如唐代诗人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中“晨钟云外湿”一句,清晨的钟声远扬,穿过雨幕,显得湿麓麓的,将听觉转化成了触觉。

(三)视觉与嗅觉间的通感。

《清平调》

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一枝红艳艳的牡丹因为沾了露水的香气也变得凝重了,眼前的杨贵妃就象这花中的极品一样神韵无比。楚王梦中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神女不过是虚无飘渺,徒然折断愁肠的东西,哪里比得上实实在在的美人呢!

想想汉宫里有谁能够比得上这朵娇媚的牡丹花更受君王宠爱呢?那可爱的赵飞燕,称得上是绝代佳人了吧,据说她身轻如燕,能够站在由人托着的盘子中跳舞。

不过,她的美貌还得依靠浓妆淡抹方敢面君,哪里比得了杨玉环不施粉黛,便花容月貌的“天生丽质”呢!

这首诗着重从传说与历史两方面着笔,抑古尊今,令人信服地说明杨玉环真乃是天下绝色,而唐玄宗当然也就是天下最有福的天子。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用通感手法把视觉转化为嗅觉,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后三句用神女和飞燕的故事反衬眼前的国色天香和花容月貌。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人与花浑融在一起,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自然使人觉得描写的牡丹,实际是美人玉色。

又如唐代诗人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把视觉的“雪花”转化为嗅觉“香”,从而使描写的对象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四)视觉与触觉间的通感。

《过香积寺》

王维(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今天我要去寻访香积寺,却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穿行数里后,我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只见古树参天的丛林里,杳无人迹,也没有可供人行的小路。正在这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阵钟声,在深山里回响,仿佛在告诉我所要寻访的香积寺就在附近。

泉水在嶙峋的石岩间艰难地穿行,像人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阳光穿过青翠浓密的松林,似乎变冷了许多。

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分,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犹如禅定一样身心安然,所有欲望、邪念顿时消散云中,心灵也随之得到了超脱。

这首诗诗中藏画,以画表意。

首先是远近结合,层次清晰。“数里入云峰”是远景,“古木无人径”、“日色冷青松”是近景,“薄暮空潭曲”是眼前景,在结构上将远近景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先见其画,后会其意。

其次是视听结合。泉石的“咽”,从声音出发,青松的“冷”,从色彩出发,相印成趣,既有听觉效果,又有视觉效果,读来使人恍惚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全诗“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完美地将诗、画、乐融为一体,读其诗如观画听曲,妙不可言。

文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咽”、“冷”二字,用得非常传神。山中危石耸立,泉水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发出的声音就像人的呜咽一般,细小、低沉。这样微弱的声音还能被人听见,更可见山之幽、山之深。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涂抹在层层叠叠的松叶上,泛出一片青绿、幽暗的冷光,日色似乎也因而显得阴冷了许多,可以想见,这里的松林是如何茂密幽深!

“咽”是拟人,状石间泉声低沉,“冷”是通感,绘夕阳余晖微弱,将视觉日色变成了触觉“冷”的感受。“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又如宋代诗人石柔《绝句》中“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说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唐代诗人李贺《蝴蝶飞》中“杨花扑帜春云热”,杨花在春风中飘落,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这些都是视觉转为触觉的通感手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