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诗要求形象化具备哪些素质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诗要求形象化具备哪些素质

时间:2023-08-17 12:25:46

相关推荐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诗要求形象化具备哪些素质

诗的形象化和形象的逻辑结构:诗要求形象化具备哪些素质

作者:丁芒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

我们要求诗要形象化,不仅因为它是一个方法问题,也因为它是一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艺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形象化运用得充分、丰美的诗,会促使主题深化,会收到更高的艺术效果。

那么我们要求于形象化的,概括起来,是要它具有哪些素质、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我想,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是否具有准确的解释性的素质。就是说,对被状事物或被状的思想、情愫,要能起到解释的作用,使读者通过这一形象化的形容、譬喻,了解被状物的形貌、性质等等外形或内涵,或者了解其某一方面的特征、功能。对有些复杂的事物或情思,一个形象化的形容、暗喻,不足以解释其全部性状,还要运用重叠的、系列的、多侧面的形象化手法。如:“金属般的歌声”,对被状物“歌声”,作了“金属般的”解释。因为歌声有的柔软,有的粗,音色有的火热,有的灰暗,音质有的微弱,有的宏亮。这里的歌声是专从音质方面被解释着的,这是为了适应全诗的需要:主题的表达、抒情格调的一致,或抒情的呼应等各种因素的需要。解释,也可以是一种限制,加种求得更为准确、更合乎全诗逻辑需要的限制。顺带说一句,有些比喻虽然不是什么具状物,但由于它可以立即引起人们形象的感觉和联想,仍然起着形象化的作用,如“你的嗓音纯得发蓝”、“笑倚着秋天的前胸”、“他把叹息投向流水”,藍、秋天、叹息,这些词,本身并没有什么形体可言,然而读去却能给人形象的感觉。甚至象“意志被举向半空”“他把悔恨轻轻地吁出来”,意志、悔恨这些纯抽象的词,却也能给人形象的感觉。由此可知,抽象的东西,有时也可以作为形象来运用的,正如非人的事物,可以加以人格化一样,有时这种手法,还会起到更为深刻、奇特的形象的效果,这和“通感”是完全一样的道理。现在,这些手法,已经被诗人们广泛地采用了。

第二、我们选择运用的形象,应该具有尽可能多的开拓的素质。我们不能光是满足于解释(包括限制)被状物,形象化更重要的功能,是要引导读者的想象广阔地开拓出去,凭借作者提供的形象的“基地”,使想象起飞,循着甚至越出作者的想象的航线翱翔。不是说一定都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但是诗作者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例如,在一首写水兵的诗上有这么一句:“举起太平斧砍断你的目光”,是说水兵离岸入海游泳。这里就有着丰富的形象内容,作者把水兵比作军舰(军舰的人格化),又把水兵的目光比着缆绳,隐喻水兵对祖国的依恋。而这些意思都隐蔽起来,只用砍太平斧这一形象轻轻一点,读者却完全可以从这一形象中联想到它所暗示的许多内容,甚至提供了更多的想象余地。

有时,在一个形象中可以同时具有解释的素质与开拓的素质,两者结合一起,互为表里。例如有一首诗中说一位老农:

他将五月放进嘴里

悠然地

嚼出了麦香

其实是说:五月里,老农将麦粒放进嘴里咀嚼,用这下行动来抒写他的悠然陶醉的心情,是一个解释性的形象。但作者把句子变过来,说他将五月放进嘴里,悠然地咀嚼,这却使人产生了其他联想:老农不是嚼的麦子,而是咀嚼的收获季节的喜悦,甚至是嚼的(品赏的)新时代甜蜜的岁月。这样一写,就同时具看了明显的开拓的性质。

第三,我们选择、运用的形象,应该具有深刻的启示性素质。前面说的开拓性素质,当然也包含着某些启示性在内,但主要是从拓展广阔的想象空间而言,启示性素质则者重指的是向深度的定向暗示、定向引导、定向探求。诗如果能给人们一些理性的启示,要读后觉得有所触发,有所领,想得更深更延,才算是好诗。至于那些淡而无味,读后只是让人知道了这么回事(甚至使人然不知所云),这些诗不能说一概渡有价值,但起码可以说不是什么好诗。诗,又要求不是通过抽象的说理,而是要通过形象达到这个目的,就非要依靠富有启示性的形象化手法不可。全篇诗围绕着富有深刻意义的主题展开,运用形象手法,当然都要力求富有启示性。而结句对此素质的要求就更为紧要。往往一首诗的成败,结句能起到一半的作用。现在举三首诗的例子来作个比较,可能帮助我们说得更清楚些。一首诗是写照镜子的少女,只顾打扮,而“事业心却躺在软软的沙发上懒懒睡去”,结句是这样写的:天“推移的时间只给她/留下一片青春的废墟”,有力地总结了上文,形象地点出了主题,应该说是一个好结尾。但读去却总感到不足,原因就在于结句处于“收”势,启示性虽有,不多,基本是一个解释性的形象句。第二个例子是一首短诗,说团支书自荐当生产队长,立下军令状,结句是“社员们的掌声把整个农村抬了起来/拾起来,放在他那宽阔的肩上…”很形象,很有气势,启示性效要比前一首结句大一些,使人马上感觉到这小村放在肩上的重量感,想到这青年队长的魄力等。但这种想象似乎仍受着一定限制,也就到此为止了。第三个例子是写一个女画家画拓幅高寒山镇的晨景,采朵山菊花插在画架上,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于是,在那酥软的峰峦上

枕着一个解冻的梦

梦的花瓣决不会在梦中凋零

不会付给刚看见就成为历史的冷风

结句的形象,已经从原来的基础上(画冬山的画架上插一朵山菊花)发展了,前进了,处于“放”势。把山菊花说成是一个梦,抚着画上的峰峦,再进而说花瓣不会在冷风中凋零。这就远远不是解释性的结句,而是发展了的、又带着丰富的启示素质的形象了,但却又规定了启示人们向深处思索的方向。

我们从这三个例子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结句的形象化,最好要在前文的基础上向前流动,有所发展;

(2)最好少一些解释性的素质,多一些启示性的素质,即尽量避免处于“收”势,力求增加“放”势;

(3)要给读者提供定向的启示,即沿作者形象暗示的方向去思索,而不是使人扑朔迷离,陷入迷魂阵,这恐怕也是许多诗晦涩难懂的原因之一。

解释性、开拓性与启示性这三者,我认为是形象化的三个基本素质,可以一身而三者兼具,也可以只具备一个,如果连一个也不具备,那就是很平庸的形象了,他对被状事物、对整首诗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当然,这是概而言之,并不否定个别场合,某些形象会具备特殊的素质,起着特殊的作用,这里就无法一一列举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