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春秋晋楚争霸中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战争——城濮之战

春秋晋楚争霸中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战争——城濮之战

时间:2021-03-04 00:03:55

相关推荐

春秋晋楚争霸中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的战争——城濮之战

题记:下图是城濮之战中交战各国区位图。从中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辽阔的中原大地上散落着许多弱小诸侯国正是晋楚齐秦等国争夺的对象,通过一次次的兼并战争,使得这些诸侯国一步步走向消亡,而中华民族在一步步走向统一和强盛。

周天子分封天下,致使诸侯国林立,《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合计有诸侯国一千二百多,经过几百年战争兼并,春秋末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只有秦、晋、楚、齐四个,面积狭小的诸侯国有几十个,而位于中原腹地的有鲁、陈、蔡、郑、许、卫、曹、宋等国。其中宋国很特别(表面上尊楚骨子里想自己称王称霸)。

宋国很有特点,它(公元前11-公元前286年)是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定国都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国君子姓、宋氏。宋国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国人善于经商,经济发达。宋国商业繁荣昌盛,城市发展已经很有规模,当时,在睢水北岸的宋国都城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华夏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用大白话说就是,宋国位置重要,钱粮充足,做事还很有想法。谁看到都会垂涎三尺!你如果是宋国人,有头脑还不愁吃穿是不是不鼓捣点动静出来就感觉对不起你的身份。宋襄公跟你想的一样,他也是这么做的。在齐国内乱时,他帮助齐公子复国,后又代齐作为诸侯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一时风头无两。

而在楚晋秦齐等大国看来,宋国面积小而肥美,人丁稀少而有才。这简直是上天赏赐的一只美味的肥羊。宋国却不自知。

城濮之战前,宋国和楚国发生了泓水之战,宋国国君宋襄公因此战而死,他的继任者宋成公开始向楚臣服,表面上向楚国示好,而内心却瞧不起蛮夷楚国,更何况宋成公的父亲是被楚成王杀死的。这就导致宋国虽然身子倒向楚国,但是内心却倒向了晋国。宋国的首鼠两端,使得楚国大为恼火,于是楚国决定发兵攻宋。宋宋成公向晋文公求助,晋国与楚国就发生了城濮之战。

自周分封天下来来,征战不断,国灭国亡以千百计,战争更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城濮之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楚国为什么能够之前跟强大的齐国抗衡,现在又跟新进的晋国争雄?整个城濮之战期,晋国都采用了哪些战略战术才确定了最终的胜局(城濮之战晋楚双方兵力为:晋国有战车七百乘和五万多兵力;楚国与陈、蔡、郑、许五国的联军共计十余万众)?

要想解开这些谜团,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从楚国的崛起慢慢道来。

楚国的崛起

城濮之战发生的时机已经与之前的战争大不相同。城濮之战发生时,楚国已经通过几百次兼并战争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楚国的北部边界自西向东与秦国陈国宋国接壤。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与郑襄公、陈成公在陈地辰陵(今河南淮阳)相会结盟,郑、陈两国附楚,楚国开始在中原称霸。

此时的楚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而它的国君与晋齐燕宋陈等诸侯国的国君都不同,而是自称为王,其余诸侯国国君都是周朝册封的公。周朝为什么不册封楚国国君?这跟周朝在楚地举办的一次会盟有关系,史称”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盟会”。

楚国先祖鬻[yù]熊是周文王时期的谋臣,被周文王尊为师长,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后来周成王时,周王室为赏赐开国功臣的后代而再次分封诸侯。当时分封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号,鬻熊的曾孙熊绎(yì)被封为第四等子爵,称为楚子,居住在荆山一带,国都设在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

周成王主政时,在岐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盟会诸侯,楚子熊绎异常高兴,因为这是楚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诸侯身份出席朝廷召开的盟会。于是他兴致勃勃地按期赴会。在举行盟会仪式之前,诸侯们均散坐会场四旁。熊绎见会场布置得整肃庄严,祭品丰盛,热闹非常,心中十分得意。

到入席时,周王室的大臣逐一请各诸侯入席,各诸侯依次就座,直到都入座了,熊绎也没见大臣邀请自己,心中慢慢焦急起来。正在这时,有位大臣以命令的口气对他说,你快点跟东夷鲜牟国君到会场上安放蓍(shī)草(滤酒祭神用的香草)、木牌(用以标明天子和诸侯席次),然后再去看守大厅前的火炬。熊绎猛一听以为是大臣找错了人,连忙自我介绍说我是楚国诸侯,应该……没等他讲完那位大臣就哈哈大笑起来,说我知道你是楚子,但是今日是侯伯以上的爵位方可入席,你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楚子,又是蛮夷之族,你这样的身份怎么能够入席呢?熊绎还想争辩。那位大臣厉声说道这是天子的命令,你不得违抗,赶快去吧!熊绎的肺都要气炸了,但在如此场合,他不便发作,只得忍气吞声地服从。不过,楚子熊绎回到都城后,把这事跟楚国大臣一说,楚国朝堂立马炸开了锅,一致决定取消对周王室的进贡,并阻止南方其他部族向周王室进贡。

小小的蛮夷子爵诸侯楚国竟然敢取消对天下共主周王室的进贡,这是无法无天的行为,周王室当然不能容忍。终于,在周昭王时期周楚之间爆发了战争。

当时,周王室内有大臣对周昭王说如今楚国不但自己不派人来进贡,还不让南方其它部族进贡,这种目无天子的行为如不惩罚,往后天下人眼中还有周王室吗?周昭王一听觉得这话有理,立即约同其他诸侯一起向楚国杀来。大军过了汉水后就踏上了楚国的疆土,只见到处是深山老林,并没有找到楚国主力,只是时常有小股楚军从树林中钻出来袭扰周军。另外,一些毒蛇猛兽也经常找周军的麻烦,特别是性情凶野的犀牛群乱窜,常把周军撞得人仰马翻(周朝时犀牛在中国南方很常见)。庞大的军队在深山密林中根本无法布阵,施展不开,周昭王无奈只好带着大军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不过,周昭王并没有放弃讨伐楚国。三年之后,周昭王又亲自率领大军征伐楚国。不过,这次他并没有让其他诸侯的军队跟随,只是带了自己的御林军——守卫镐京的“西六师”。这次,他们过汉水后仍然找不到楚军主力,就意为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西六师”把楚国吓怕了,楚军不敢应战。他们就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楚军抓住战机,对“西六师”展开了突袭,楚军从四面八方杀向“西六师”,周军不能抵挡被杀得大败而逃。

周昭王颜面扫地,天子威信受挫,于是在不久后再次率领“西六师”伐楚。这是周王室第三次率大军渡过汉水。这次楚军也想跟周昭王做个了断,他们主动出击,将周军团团围住厮杀,锐不可挡,周军大将祭公和辛余靡保着周昭王杀开一条血路急忙逃窜,他们逃到汉江边发现岸上有几条新船,便慌慌张张登上船渡江。可船刚到江心,一下子散了架,碎成无数块木板。 原来楚军料定周军必败,也必定从这里渡江,于是就将计就计,预先用树胶把木板粘起来做成船,放在岸上欺骗周军。这树胶粘的木板船到了江心,树胶溶化,船就开裂散架了。 最精锐的周王室“西六师”就这样被消灭了,周天子也落江而死。周王室的大臣们不敢举行葬礼,怕把这不体面的事张扬出去,引起其他诸侯猜疑,只得悄悄把周昭王埋葬了事。自此很长一段时间,周王室都不敢讨伐楚国。

楚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楚子熊渠执政时,楚国在江汉一带的民心和威望非常高,他率军灭了庸,杨粤和鄂等国,并立长子康为句亶(今荆州)王,中子红为鄂(今武昌)王,少子执疵为越章(今南昌)王。

后来,周朝在周厉王的治理下,国力再次强盛起来,它对周边荒服地区进行征伐。楚王熊渠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周王朝正面冲突,于是自动取消了自己的王位,还一并取消了对儿子的分封,向周朝示弱,说楚国臣服天下共主周天子。楚王熊渠韬光养晦的政策得到后世楚国国君很好地执行,使楚国获得了空前发展的机遇期,国力进一步增强,并为楚国立足江汉、争霸中原提供了坚实基础。楚王熊渠自称“蛮夷”,“ 不与中国之号谥” ,成为楚人一大精神支柱。楚国随创造出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荆楚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周桓王执政时,楚国是熊通当政,他通过其他诸侯向周天子讨要更高的爵位,周王室并没有同意。于是,在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楚子再次自称为楚王。自此开始楚国君主一直称楚王。楚王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郢(荆州北面的纪南城),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楚晋城濮之战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在战争发生之前中原各国——郑、许、陈、蔡、鲁、卫、曹、宋等都已拜倒在楚国的兵威之下。晋国自文公即位后,对内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壮大军旅,这些措施使得晋国逐步壮大强盛。楚国与晋国由于各自实力的增长,逐渐不自觉的进入竞争甚至战争的修斯底得陷阱中。

上文提到,宋国倒向晋国,楚国发兵伐宋,晋国援宋拒楚,这是城濮之战的直接原因,事情的详细经过如下文:

公元前634年,宋成公因为其父宋襄公当年善待过晋文公,与文公有旧交,再加上楚国跟宋国有杀父之仇,于是宋国背弃楚国投向晋国。楚成王不能接受宋国的背叛,于是在当年冬天,他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带领楚国大军讨伐宋国,包围缗(mín,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邑。次年冬天,楚国又联合陈、蔡、郑、许等附属国共计十数万人包围宋国。宋国根本不能抵挡只得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与群臣商讨对策,元帅先轸说宋国此时的难处正是我们晋国取威定霸的大好时机。晋文公思虑再三后采纳了先轸的建议,准备起兵救宋。他在被庐检阅了军队,扩编三军,任命了将佐,从而拉开了城濮之战的序幕。

晋国君臣十分重视这次军事行动,确定了政治、外交与军事总体战的方针。在军事上,晋军有五万人马,与十多万楚国联军相差不少。敌强我弱,使得晋国决定不直接救宋,而首先讨伐楚国的附属国曹和卫。因为曹国和卫国刚刚臣服楚国,人心动荡,如果现在讨伐它们,楚国必然会撤掉攻击宋国的军队去救援曹国和卫国。这也是兵书上说的:攻其所必救。

这一套制敌方案是晋国第一步高棋。另外,这步高棋还有一个很强的优势,就是既可引诱楚军北上,又可使晋军以逸待劳。

公元前632年春,晋国出动三军、战车七百乘讨伐曹国,向卫国借道,卫国早就知道了假道灭虢的故事所以它没有答应借道给晋国。晋军只得绕道南下,在南河(河南省淇县南)渡过黄河。正月初九,攻取卫国的五鹿,然后挥师东进,攻占敛盂(在河南濮阳东南)后派遣使臣向齐国通好。齐桓公时齐国多次与楚国争霸,多次受到楚国威胁,看到晋国有意与自己结盟,十分乐意。于是在当年二月,晋文公与齐孝公成功结盟。卫国见晋国大军压境,晋国和齐国又结为盟好,心惊胆战起来,派使臣向晋文公请求也参加结盟,但是晋文公没有答应。无奈之下,卫国国君卫侯又想亲近楚国,可卫国人民不同意了,并驱逐了他。卫侯逃亡,使得晋军不战而得卫国。

晋军攻击卫国之前,鲁国追随楚国派公子买帮助戍守卫国。现见晋军势大,卫侯逃亡,而楚国救卫没有成功,鲁国便召回公子买并且杀掉了。之后,鲁国开始玩弄两面派,一面向晋国报告说是公子买擅自兴兵,另一面又向楚国报告说他没有完成防守任务。

在鲁国摇摆不定同时占领卫国后,晋军在当年三月,南下攻击曹国,势如破竹,十多天就攻入了曹国国都(山东定陶)。

晋军攻击曹、卫,本欲引诱楚军北上。但楚军并不上钩,而猛攻宋国,宋再次向晋军告急。晋军若南下救宋,诱楚北上之战略意图则无法贯彻。若不南下救宋,必失掉宋国,陷于战略被动地位。面对这种形势,晋大夫先轸说让宋国使者去贿赂齐、秦二国,使齐、秦劝楚退兵。晋国则将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从而来激怒楚国,迫使它不听齐国和秦国的劝解。齐国和秦国劝说楚国退兵没有成功,必然坚定的站在晋国这边,并出兵对楚国作战。这是晋国走出的第二步高棋。

楚成王本来听从了齐秦劝说,因为现在形势很明确,晋军破曹降卫,又和齐秦结成了联盟,中原形势已变,他不得不退回申邑(在河南南阳市),同时命令大夫申叔撤出攻占齐国的谷邑,命令令尹子玉撤回围宋的军队,并告诫子玉说不要和晋军打仗,因为晋文公在外闯荡十九年了,什么阵势都见过,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民情都了解。现在又刚刚登基,锐气正盛。楚成王又接着说:《军志》说适可而止,又说知难而退,还说有德的人不能阻挡。这三条记载,适用于晋国。不过,楚成王苦口婆心也没用,令尹子玉骄傲自满,根本不听他那一套,还指派伯棼到申邑向楚成王请求出战,并增加兵力。楚成王意志不坚定,竟然同意了。这是典型的首鼠两端,既不愿与晋国交战,却又向子玉增派东广、西广与若敖氏之六卒数百人的援军。

子玉得到楚成王的增援后更加狂傲。他派宛春赴晋军说:你们不要进贡曹国和卫国,我就不在围攻宋国。子玉的这个计划就是一石三鸟之策。如果晋答应他的要求,则曹、卫、宋三国都会对楚国感恩戴德。如果晋不答应他的要求,那么曹、卫、宋三国将会怨恨晋国。晋国大夫子犯中了子玉的诡计,说不能答应楚国的要求。

但晋军中军元帅先轸则识破了子玉的奸计,说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是抛弃宋国;本来是救援宋国现在却了又抛弃它,此事传到其他诸侯耳朵里那晋国还有什么威信可言!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这两国一定感激我们。同事,我们要拘压宛春来激怒楚国。 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他们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不过它们得断绝与楚国的关系,另外扣留楚国使者宛春。这是晋国走出的第三步高棋。一向狂傲自大的子玉不能忍受这种刺激,冒然率军北上攻击晋军。子玉此举导致楚军陷入被动。

当初,晋文公颠沛流离时曾受到楚成王的款待,答应楚成王如果两国交战晋军就退避三舍。现在,晋楚果然在中原兵戎相见。晋文公实践诺言,面对楚军的进攻,命令自曹国后撤三舍,与宋、齐、秦三国军队一同驻扎在城濮(山东省范县南)。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其实,晋文公退避三舍表面上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实际上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子玉再次上钩。

城濮交战时双方的阵容是:晋三军,即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楚国也是三军,即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斗宜申)统率右军,子上(斗勃)统率左军。楚的仆从国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

四月六日,两军交战,子玉狂傲声称晋国马上就要完了。而当两军接触之时,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陈、蔡军惊骇逃散,楚右军溃败。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二面旗帜,令二旗后退,引诱楚军。晋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楚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令楚左军追击,所以对陈、蔡及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暴露,晋先轸、郤溱(zhen)率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楚左军溃败。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得以不败。子玉率残兵退出战场,晋军进占楚军营地,休整三日后,胜利班师。

当楚军涉睢水(今惠济河上游),经空桑(今河南省杞县),将抵达楚境之连谷(今河南省临颖县西南)时,楚成王得悉楚军败溃,对子玉丧师辱国很生气,派人责备他说,你还有脸回楚国?你要是回来了怎么向战死军士的家人交代?子玉只得自杀谢罪。楚成王遂以吕臣继子玉为令尹。当晋文公听到子玉自杀了,高兴坏了,说再也没人祸害晋国了。

城濮一战确立了晋文公的霸权,楚国北进中原受到遏制,不得不迫退回桐柏山和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此事后都开始向晋国进贡。

后记

城濮之战只是晋楚争霸的开始,自此后,晋楚又进行了三次大战,分别是邲之战、鄢陵之战、湛阪之战。

公元前575年,晋楚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鄢陵之战,楚国再次被晋国击败。不过,城濮之战和鄢陵之战这两次战争都没有影响到楚国国力,楚军仍有战力,它们只是暂时阻挡了楚国北上的势头。之后的公元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又击败了楚国,攻到楚国方城之外(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

此时,由于晋国内部发生了动乱不得不改变对付楚国的策略,那就是扶持楚国背后的吴国对抗楚国(像不像后世的远交近攻)。

中原诸小国苦于连年战争,期盼和平,于是在宋国多方奔走斡旋下,晋楚两国会同各诸侯国召开了盛大的弭兵之会,"弭兵"是停止战争的意思。

公元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蔡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

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

参考书目:《赵国史稿》、《左传》、《国语》、《史记》、《吕氏春秋》、《韩非子》、《东周列国志》、《列女传》、《古本竹书记年》、《诗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