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为什么悲愤容易出诗人呢?“悲愤”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两种心理

为什么悲愤容易出诗人呢?“悲愤”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两种心理

时间:2019-08-17 19:13:58

相关推荐

为什么悲愤容易出诗人呢?“悲愤”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两种心理

从《诗经》时代开始,“诗”这一文学体裁涌现了大量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学领域,还对家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些著名的诗人往往经历坎坷,其作品也以“忧愤”居多。难道真的像赵翼所说的那样,“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令诗人诗作成名的,真的是因坎坷的经历而生出的“悲愤”吗?

“不平则鸣”的诗学传统,诗歌创作的背景有讲究

“不平则鸣”的说法是韩愈、柳宗元提出来的,他们对此说得很明确。

比如韩愈在《送孟东野序》当中这样说: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是说,为什么人要创作诗文呢?那是因为遭遇到了“不得已”的事情,或许是精神上的困顿,也或许是现实中的穷途,于是只能诉诸文字,或歌或哭,用以消解胸中块垒。

柳宗元的意思与之相似,都是在说创作诗歌时,作者的状态和作品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种论调虽然在中唐才正式形成,但是在前后的时代里都能找到类似的理论。

比如之前的《诗经》时期,《毛诗正义序》当中论述过“诗”的作用:

怨刺形于咏歌,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

再比如之后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言:

忧思感愤,愈穷则愈工。

不论是“怨刺”之说还是“穷而后工”的理论,和“不平则鸣”都是同样的内涵。

换句话说,诗歌在创作之处便有目的,它是为了抒发诗人内心的“不平之气”。那么,这股“不平之气”由何而来呢?自然是现实中的“不幸”遭遇。

所以,诗人心中的“悲愤”是激励其创作的动力之一,那么在这样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就带有情感的倾向性。

像屈原之所以作《离骚》,那是因为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绝望;李白之所以作《将进酒》,那是因为对于被贬谪之后的落寞和伤怀。

于是,现实打击特别巨大的时候,往往能让人的心情最为激荡,迫切需要一个宣泄的方式。所以在诗歌创作的时候,情感和辞句就显得尤为激烈。

蕴含着情感倾诉的诗歌作品,带有悲愤的情绪色彩,如果质量极佳,自然就会被后世称颂。

那么可以想见,诗人在这样背景下创作的诗歌,因为需要找到和他们能产生共鸣的读者,来倾诉自己的悲愤情绪,所以在诗歌“感染力”上就会下足功夫。

除此之外,快乐往往是一瞬间的惊喜,而悲愤却是长时间的不断积累。

这也就意味着,在“悲愤”状态下创作诗歌的酝酿阶段要更长一些,或者可以说“腹稿”的琢磨时间更久,辞句的打磨更为细致。

那么,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诗歌自然就要更为精致一些。

这在很多诗人的身上都有表现,无论古今中外。

比如杜甫对于战乱时期的抒写,往往是其在生活安定下来之后的回忆,回想当时的遭遇然后落笔成诗;

而西方很多知名作者,虽然说自己的成名作是一气呵成的,但从被发现的手稿上来看,存在着大量的修改痕迹。

“不如意事常八九”的社会共态,诗歌的鉴赏并不公平

说过了“诗歌创作”的方面,还要来讲讲“诗歌鉴赏”的原因,这两部分是诗歌成名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首诗歌要想成为传世名作,那么除了创作者水平要达到一个合格的标准之外,与读者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有直接关系。

而一首“诗歌”要能打动读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生“共鸣”。

诗人虽然在创作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怀,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但是这样的经历并不是某一个“诗人”所独有的。

比如说,屈原的怀才不遇,而现实生活里也有很多很多优秀的人也有这样的感慨,比如科举落第、仕途贬谪,甚至当下里自己的工作不被认可,这些都能从屈原作品当中得到抒发。

再比如,杜甫的感时伤乱,亲身经历过兵荒马乱时期的人们何止千千万万,即使没有经历过战争,那总听说过战争的凄惨,有着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这些都会在杜甫作品里找到依托。

说到底,没有人会关注某一个诗人都经历了什么,读者关注的是他会从这些诗歌中读到了什么,是否自己也曾经有过相似的经历。

无论是在某一个时代中,还是在整个历史上,个人的悲欢是微不足道的,群体的情绪才是大众所关注的事情。

如果读者能从一位诗人的作品中读到自己经历过的相似情况,那么自然就会产生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

“共鸣”可以极大地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认为他与作者是同类人,于是有了进一步了解其经历的欲望。

那么,思考一个问题,人生在世,是欢乐的场景多还是不如意的事情多?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是生活的常态,人们都希望别人分享给自己的是喜悦,没有人愿意倾听没完没了的抱怨。

那么,这些情绪要从哪里宣泄呢?

会写诗的人需要找一些倾诉对象,于是诉诸文字,将自己的经历抽象出一个共性的情感给读者听;而不会写诗的人就去读诗,从作者的抒怀里得到间接的情绪宣泄。

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于是,很多著名的诗人、诗作就出现了,生活不顺的尴尬、生离死别的伤痛等等都是每一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事情,极容易产生共鸣的情绪。

所以,很多诗人都有着“悲愤”的情绪,很多作品都有着“伤感”的特色,在鉴赏的时候人们对这些作品所倾注的感情,所产生的共鸣要比一时的喜悦要更多一点。

这是接受心理的问题,也是社会共态的问题。

感同身受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悲伤、悲愤有这样的功效,而喜悦、欢乐等情绪个人色彩更为浓郁一些,不容易引起共鸣。

所以说,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接受”,“悲愤”更容易传世。并不是因为“悲愤”本身,而是因为“悲愤”能给作者带来动力,给读者带来共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待晓儿

皇帝御笔一批,就让柳永一辈子仕途无望?这不是真正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