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有哪些(七篇)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有哪些(七篇)

时间:2022-01-20 03:39:03

相关推荐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有哪些(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根据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大家一起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来进行共同学习交流。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10月18日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更是旗帜鲜明地将大会的主题明确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结合中国近代史与党的历史,梳理、概括、总结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的重大的政治判断与政治宣言。

今天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什么又是“不忘初心”呢?或者说,怎样才是“不忘初心”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铭记历史,才能不断前进。

10月31日,十九大刚刚闭幕仅一周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就是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兴业路76号,集体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并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举动,向世人宣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姿态,昭示全党,不忘初心再出发,同时也告诫全党同志“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都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要始终牢记“为什么出发”,就要善于从我们党的发展奋斗历史中去汲取营养:井冈山上一支仅有七百多人的革命队伍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星火燎原”,用行动坚决有力回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李大钊、夏明翰、刘胡兰等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笃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坚守,立场不移,舍生取义;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觉悟,一心为民,战天斗地,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这些红色经典,照亮了我们党来时的路,指明了我们党继续前进的方向,阐明了我们党“为什么出发”,让我们更加清楚明白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政治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政治灵魂统摄政党的实践,政治主张构建政党思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状态有过许多设想,但历史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走出了空想,真正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今,一路走来,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始终坚守信仰,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使我们党的事业始终以奋进的姿态阔步前行,才使我们历经险阻,依然能始终充满自信地不断创造辉煌。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各自迥异的人生,看一下坚定理想信念和信仰的重要性。

197月23日至31日,来自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邓恩铭、王尽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李达;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张国涛、刘仁静;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陈公博、包惠僧(陈独秀指派);旅日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周佛海等13人代表全国58名党员来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可能是要掉脑袋的事,也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也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当时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的广州政府出任教育厅长,正在筹措一笔钱,如果离开,这笔钱可能就没了,所以不能去上海;而李大钊是因为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因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工的薪资,而他是这8所高校联合委员会的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薪资,也不能参会。

在这13名代表中,最年轻的是年仅19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刘仁静,1983年,81岁的刘仁静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会议开完后,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19陈公博脱党,19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开除出党,1938年张国涛被开除出党。何叔衡(1935年、58岁)、陈潭秋(1943年与毛泽民一起被害)、邓恩铭(1931年、30岁)先后壮烈牺牲,王尽美1925年病逝(年仅27岁)。最后只剩下2人因坚守信仰而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一个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一个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当时,毛泽东同志只是会议的记录员,而作为一大执行主席的张国涛,宣布了大会的开幕、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后却在1938年叛党,并投到戴笠门下,成为了军统特务,专门从事反共活动,最后客死他乡。这7位出问题的一大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建立的政党在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了执政党。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

我们党98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主动承担起了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懈的奋斗,解决了旧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的问题,挽救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20世纪70、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了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发生巨大政治**、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时,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考验,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成功克难攻坚,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发展;十八大以来,面临各种转型期的复杂矛盾和棘手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开篇布局,以“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可以说,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都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贡献了力量,持续书写了中国共产党98年的光辉历程。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

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领导干部纯洁性和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敢于担当是一个人理想信念、意志品格、道德操守和综合素质集中体现,担当是立身之本,尽责是成事之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干担当:

——勇于担当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职责,勇挑重担,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气要敢于较真。

——能够担当,就是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力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要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去解决问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改进工作。

——敢于担当,就是要有负责担当的底气。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虎后怕狼,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变局,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改变世界格局之大,前所未有;当今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涉及人数之众、阶层之多,触及利益问题之深刻复杂,世所罕见。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世情与国情,对我们党的胆识、定力和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何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责任担当。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九大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入了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体党员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是对全体党员党性要求,是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执政三问”的明确回答。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一方面,作为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领导就是服务”,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维护好人民的中心地位,就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不忘初心”

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定为主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时代问题、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采取的一种行动姿态。那么,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不忘初心”呢?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仅仅是推翻了专制君权制度,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以及专制君权制度的崩溃所造成的军阀割据、党派林立、社会解体、生灵涂炭、“一盘散沙”的境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面临消亡的危机之中。中国人民则背负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面对如此变局,虽然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曾奋起努力,但开出的种种“药方”都未能挽大厦之将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19的俄国十月革命,让中国人开始把学习的目光投向了苏俄,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带来了产生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条件。19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联合,知识分子也开始走上了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工人阶级也开始寻找先进的思想作指导,19,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的被动转为了主动。

党的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第二年召开的二大上,我们党就明确提出近期奋斗目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当时党的最低纲领。二大提出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实际上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虽然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开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虽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样一个政治主张,真正找到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而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就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说明,只有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才能救中国。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同志会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也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也一洗前辱,从此站立起来了。

诞生于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在其98年的光辉历程中,用领导中国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贡献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无比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98年间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最重要的是在于她始终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用了28年的不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胜利地将把中国人民从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解放出来,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生动写照。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三座大山”的压迫,要推翻“三座大山”,是极端困难的任务,没有奋起反抗的精神、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没有斗智斗勇的精神,断无成功的希望。据中国档案馆记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家“一穷二白”(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写道:"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意思就是“基础差,底子薄”),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全面铺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1978年12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汲取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以敢为人先的信心与勇气,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这期间,我们党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的影响,经受住了“89”政治**等国内政治**的影响以及“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成功地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引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可以归结为领导中国事业和进行自身建设两个方面。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历来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党的事业既是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召唤,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前景;同时,党的事业既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所以推进的内容和依据,又离不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引领、保证和支撑。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作为现代中国历史的能动者和中国社会的组织者,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过程,始终坚持正道直行,善于总结思考,且行且思,探究规律,而后行得稳而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党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而且始终坚持总结和提升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始终坚持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不仅有始终如一的行动准则,而且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围绕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更好地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不忘初心,意味着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勇于面对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的革命性锻造的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第三部分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是告诫我们要坚持本真,信守承诺,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敢于亮出共产党员的身份,知觉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以模范行动树立新形象、立起好样子。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指引、坚定伟大事业信心、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凡此种种,都是中国共产党在98年历程中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所遵循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新时代,共产党员唯有以直面使命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自信、一种自强、一种习惯,直面矛盾和问题,接受挑战、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守心中的“净土”,干净做人、干净干事。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各项纪律,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歪风邪气,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令行禁止,从严执行各项纪律、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无私奉献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备品质,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爱岗敬业、克已奉公。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难以履职尽责,就不会有作为。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专门提出“讲道德、有品行”,这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作为党员,我们必须常除思想上的“灰尘”,常修品质上的“裂痕”,常扫身上的“污垢”,切实做到讲道德、有品行,成为品行端正的表率。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关于铭记历史的演讲稿

郭帆

谈起记忆,你会想起什么呢?

记忆的回声里荡漾着一片欢笑。可能你和我一样,有过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关于幼时奶奶家旁边的池塘,伴随整个夏天的蝉鸣,空气中阵阵的鸟语花香。就连我最喜爱的诗人都这样写到记忆,她说:“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夜,带着一天的星,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野荷的香馥,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总是平静而舒展,我们过着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日子,我们有没有想过,头顶上这片平和的蓝天,脚下坚实的土地,是他们几代人用刚健的血肉之躯铸就的。

生于和平,我很幸运,我们生活的中国,在风风雨雨中摇曳了千年。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历史不应被遗忘。那段记忆,有关国家的伤痛,。今天,我就带你们回去看看,回去看看。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故学史,以治今。

穿越历史时光的漫长隧道

我看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司令官松井石根的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4日,日军大部队涌入城内,并在各码头车站对难民进行疯狂射击,枪杀数万人。

15日,中国平民和已解除的军人9000余人被日军屠杀。

16日,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

17日,日军将中国军民和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难民及俘虏5.7万余人先用机枪扫射,再在堆积如山的尸体上浇洒煤油纵火焚烧。

在这短短的六周时间内,这座六朝故都,就有30万以上的中华儿女被残杀。鲜血染红了扬子江,尸体布满了石头城。那个黑暗而寒冷的冬天,古城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30多万中华同胞丧命于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也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章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痛苦的记忆。81年,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历史应被铭记,耻辱更不容漫长的痛楚所尘封。生于和平,我们仍不能忘记历史。铭记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

回望历史,让我们反思,让我们铭记国耻

放眼远望,让我们畅想,让我们继续开创

历史给我们血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警告自己: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作为新世纪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潮流之先行者,时代之最强者,我们应肩负起民族的振兴和老一辈的重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做一个求知上进,追求真理的人,做一个有为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现在的我们,即便未曾经历过那段惨痛的血泪史,也应深深铭记这段耻辱的岁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拥有的不仅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们更拥有一群有志气的热血国民。

历史,我们生则永志不忘。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响彻天际,一个充满喜悦和希翼的十月悄然而至,仿佛是在梦中:一位高大慈爱的花甲老人,穿过空旷寂寥的时空,步履轻盈地向我们缓缓走来,多磨的岁月已经将她磨砺出一副冷峻坚定、稳重和蔼的面容,以其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她——就是我们最伟大可爱的祖国!

这是一个金色的十月,一个收获的十月,一个幸福的十月,人们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收获的喜悦,每一寸热土都铭记着中华儿女的辛劳与汗水,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中华儿女的幸福与欢乐,有谁明白,这些欢声笑语的背后又承载着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一路坎坷,一路动荡,一路豪情,一路悲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送走了黑暗,送走了迷茫,迎来了胜利,迎来了霞光。最终,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最终,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发出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来自中国人内心的呼喊,这是回荡在中华大地的气吞山河的壮歌!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祖国已经走过了61年的光辉历程,而在这短短沧海一粟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又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从两弹一星到步入太空,从小米步枪到军事大国,从港澳回归到奥运举办,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世人所瞩目,中国这条巨龙不断飞速发展壮大,这些耀眼的成就也让我们的祖国重新焕发出奇光异彩,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世界再次将焦点放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礼貌的泱泱大国。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重获新生。

新中国建国六十一周年,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面貌日新月异,华夏儿女安居乐业和谐发展,创造了无数奇迹。

祖国啊,如果你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我们就是树上的绿叶一片;如果你是一座美丽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小花一朵;如果你是一首华美乐章,我们就是乐谱中的音符一个;如果你是一幢雄伟大厦,我们就是大厦上的砖一块;如果你是一艘前进的巨轮,我们就是船上勇敢的水手一个。

我要深情地对你说一声:祖国,我为你骄傲!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之际

经党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了。这是党的历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史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基本著作,以大量历史资料为依据,吸收近30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全面记载了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历史。这29年党的历史,是90年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对待这段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其重要意义不可小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90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党史》二卷始终坚持这一主题和主线,强调这29年历史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取得重要思想成果的历史,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准确揭示了29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党史》二卷全面记载的这29年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的继续和发展,是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遵循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依据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党史》二卷把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即: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按照这样的划分,全书分为4编。

第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本编主要围绕党领导人民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的转变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个转变的进程来展开。用事实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编“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本编强调,面对全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的探索过程。所述内容围绕“全面建设”、“艰辛探索”、“曲折发展”三个基本特征,浓墨重彩地再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壮阔场面,真实记载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说明尽管在探索中发生了失误和曲折,但成就仍然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第三编“‘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本编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的一个特殊时期。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着重说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第四编“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本编记载的这段历史既保留了前一个历史阶段的某些特点,又孕育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些新要素。按照这样的基本认识,用历史事实说明徘徊中前进局面的出现,以及继续前进的趋势。这样把握,为《党史》二卷记述的这29年历史展现出一个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景。

全书结束语的标题是“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伟大成就”反映的是党领导人民在这29年中的不懈奋斗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基本经验”反映的是为何改变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面貌以及期间发生严重曲折的缘由。告诉人们正是因为我们党全面正确地总结了这段历史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才成功地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党史》二卷把29年党的历史放在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充分展现这29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29年,是深刻影响新中国历史发展的29年。纵观这29年的历史,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党史》二卷认识和把握这29年党的历史的最基本的结论。

(一)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充分肯定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仅贯穿和体现在《党史》二卷对大量史实的叙述中,而且集中体现在结束语关于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9个方面伟大成就、10个方面基本经验的概括中。“伟大成就”是对29年历史主流和本质的集中概括,“基本经验”则是对主流和本质的认识升华。

《党史》二卷对29年党的历史取得的成就的表述,主要围绕6个方面展开。

第一,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中国的成立,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统一战线。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此后,党领导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尽管经历曲折,但仍取得重要的实践成果和认识成果,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两弹一星”等科研成果集中展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所有这些,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到确立,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引导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得到荡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文明的新道德逐步形成。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和体育活动,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状况。

第五,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防力量与广阔领土极不相称的状况。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和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六,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前夕,党明确提出“两个务必”。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的考验,党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反复强调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党的八大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对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记载这29年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

在这29年党的历史中,党经历过失误和曲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正确看待失误和曲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这29年党的历史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去分析,放在90年党的历史中去把握,防止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这对于正确看待党走过的这段弯路,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但后来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急躁冒进、在所有制问题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等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党史》二卷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党经历的这些失误和曲折,客观分析了出现失误和曲折的原因,认真总结了其中的深刻教训。通过阅读《党史》二卷,可以得出如下基本认识。

第一,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党在这29年的探索尽管经历失误和曲折,但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巨大的。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为679亿元,1976年增加到2943.7亿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农民从1952年的62元增加到1976年的125元,城市居民同期从148元增加到340元。这些指标在今天看来并不算高,但可以说明,在29年中,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党没有被摧毁而且还能维持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当然,这一切决不是“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毫无疑问,如果不发生“左”倾错误,党和国家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第二,发生失误和曲折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密切相关。在这29年中,党是在异常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存在很大差距;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遏制,受到“和平演变”的威胁;中苏关系恶化直至破裂后,苏联也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党在全国执政的时间不长,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验。这种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党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增加了党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的难度,也增加了党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难度。

要探索一条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力图实现好这种结合,以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为此作出积极努力。但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全新的实践,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由于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由于缺乏经验而又要推进事业发展,使党的探索进程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发生了曲折。党在正确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同时,也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偏差,把战争威胁和对中国不利的一面估计得过于严重;在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有基本认识的同时,也对所处历史方位缺乏准确的判断,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导致脱离实际、违背规律、超越阶段的问题不时出现;在注意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同时,也习惯于在工作中沿用过去进行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方法和经验;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发生过误解和教条化的问题;在注意扩大党和国家民主生活的同时,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民主没有制度化、法律化的问题。

回顾总结这29年党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失误和曲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归根到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第三,党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失误的。在这29年中,在探索出现失误甚至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党依然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党能够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通过总结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这29年中党纠正错误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一个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一个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能够在失误和曲折中奋起、不断开辟正确发展道路的党。党历经磨难依然具有带领人民共度难关的巨大凝聚力,依然能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把事业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就是党不断克服自己错误的政治勇气和宽广胸怀,进一步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第四,党是注重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辟未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深入剖析产生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正确总结教训,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的错误。党认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大的错误。党在长期奋斗中也认识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党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包括这29年的历史作出全面总结,实事求是地指出29年中“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性质,科学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错误的诚恳的、郑重的、负责任的态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全面、深刻地总结和汲取了这29年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是从这段历史中得出结论: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党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而党和人民由此得到的锻炼,党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骨干队伍的更加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更加显著,要求祖国兴盛起来的党心、军心、民心的更加奋发,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长远起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29年党的奋斗历程已载入史册。今天,历史已经跨过21世纪的前。放眼神州大地,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学习《党史》二卷,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教益,从中获得不断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必须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党未能坚定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超越阶段、违背规律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失误,延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后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通过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必须扩大人民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努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政权,也曾就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作出过努力。但在探索发生失误和曲折期间,民主法制建设受到干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遭到空前破坏。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这29年中,党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促进社会稳定的可贵思想及政策。但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发展,国内政治关系趋于紧张,“文化大革命”更是造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这29年中,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努力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但是期间几度泛滥的“左”倾错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摧残是严重的,也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六)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这29年中,党为大力加强在全国执政条件下的自身建设作出过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左”倾错误的发展使党的建设受到冲击。这些经验与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29年中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丰碑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永远铭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倍加珍惜那一代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这29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必将续写辉煌。只要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在《党史》二卷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使本书能够达到或接近这样的要求,但由于编写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当和不周的地方,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在历史的长海中,史册的记载下,总有耀眼的银星闪烁着炫目的光彩。

岁月的痕迹,历史的沉淀,闪烁着永远的记忆。

而他,则是历史铜镜中泛起闪烁夺目的一缕金光。

他遨游过浩瀚大海,怀抱过巫山云雨。一直有这样一条不屈的河在他心中尽情的流淌,带着无数的独出怨愤,奔向生命的尽头。或许,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悲怆的长诗,却字字渗透出他的高洁、忠直。

他的悲剧,是一个正义与邪恶的悲剧,在暗无天日的年代,举世皆浊,只有他,睁着悲愤的双眼看鸿哀遍野,西风残照,他宁折不弯,最终选择葬身江底,才结束那种惨象,心怀远志却无能为力的折磨。

所以,当他以死言志,他所悲愤的景象仍在上演。

他的一生,一直沿着“忠君爱国”向前延伸。当被流放,他所牵念的是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哪怕是在投江的瞬间,他的信念,始终对楚国不离不弃,他的忠贞给他带来的不是嘉奖与荣誉,反而是一生的悲怆,在他的心中,品行高洁是鲜花香草,而他,在我心中是香草,万世景仰,他的《离骚》此起彼伏,一唱三叹,可是思想终归是思想,黄昏已至,深夜不远了,他感叹,一步一步地走着,看着迫近的黑夜,世间的荒芜,他投身汨罗江,最后交灵魂变成傲立的梅花。

理想、信念、生命与诗歌,象巨石激起千层浪花,可他却不知是否会有人会因此觉醒,无论结果如何,他已经被这个他曾经生活过的大地上的人们永远地铭记,历史的水声幽幽地朗读着他的诗,我的眼前浮现的是他看夕阳在天边沉落的景象,画卷中的他,永远那么飘远,那么凛然,仿佛只有我能读出他的悲伤!

无论时光流逝多少年,他也一直占据着我心中一块叫做“尊敬”的领域,在这,他的品行,他的精神让我的血液有了更为强劲的力量,又在我年轻蓬勃的身体中流淌不息,直至永远。

不知用什么语言才有资格来表达我对他的尊敬,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怀念他,他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屈原。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古人不远,历史铜镜中最闪烁的亮点是屈原……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各位党员同志们:

根据公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安排,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堂党课。与大家一起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主题来进行共同学习交流。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10月18日胜利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更是旗帜鲜明地将大会的主题明确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结合中国近代史与党的历史,梳理、概括、总结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的重大的政治判断与政治宣言。

今天我将围绕这个主题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什么又是“不忘初心”呢?或者说,怎样才是“不忘初心”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铭记历史,才能不断前进。

10月31日,十九大刚刚闭幕仅一周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离京,就是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兴业路76号,集体瞻仰了中共一大会址,并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举动,向世人宣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姿态,昭示全党,不忘初心再出发,同时也告诫全党同志“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都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要始终牢记“为什么出发”,就要善于从我们党的发展奋斗历史中去汲取营养:井冈山上一支仅有七百多人的革命队伍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了“星火燎原”,用行动坚决有力回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李大钊、夏明翰、刘胡兰等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笃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信念坚守,立场不移,舍生取义;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觉悟,一心为民,战天斗地,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这些红色经典,照亮了我们党来时的路,指明了我们党继续前进的方向,阐明了我们党“为什么出发”,让我们更加清楚明白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政治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政治灵魂统摄政党的实践,政治主张构建政党思想。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状态有过许多设想,但历史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走出了空想,真正把握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至今,一路走来,正是因为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始终坚守信仰,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使我们党的事业始终以奋进的姿态阔步前行,才使我们历经险阻,依然能始终充满自信地不断创造辉煌。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各自迥异的人生,看一下坚定理想信念和信仰的重要性。

197月23日至31日,来自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邓恩铭、王尽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李达;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张国涛、刘仁静;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陈公博、包惠僧(陈独秀指派);旅日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周佛海等13人代表全国58名党员来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这在当时可能是要掉脑袋的事,也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我们党重要的发起人陈独秀和李大钊也都错过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当时陈独秀在陈炯明统治的广州政府出任教育厅长,正在筹措一笔钱,如果离开,这笔钱可能就没了,所以不能去上海;而李大钊是因为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因财政困难,停发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职工的薪资,而他是这8所高校联合委员会的重要负责人,要去追讨薪资,也不能参会。

在这13名代表中,最年轻的是年仅19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刘仁静,1983年,81岁的刘仁静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会议开完后,走的走散的散,各奔东西:19陈公博脱党,19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开除出党,1938年张国涛被开除出党。何叔衡(1935年、58岁)、陈潭秋(1943年与毛泽民一起被害)、邓恩铭(1931年、30岁)先后壮烈牺牲,王尽美1925年病逝(年仅27岁)。最后只剩下2人因坚守信仰而在1949年10月1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一个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一个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当时,毛泽东同志只是会议的记录员,而作为一大执行主席的张国涛,宣布了大会的开幕、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最后却在1938年叛党,并投到戴笠门下,成为了军统特务,专门从事反共活动,最后客死他乡。这7位出问题的一大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建立的政党在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成为了执政党。同一起点、同一征程、不同结局、不同人生,实践表明,决定党的组织及成员能“走多远”的根本一条,就是初心能否坚守、信仰是否坚定。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如此,新时代更是如此。

我们党98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

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主动承担起了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懈的奋斗,解决了旧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的问题,挽救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20世纪70、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了一个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国内发生巨大政治风波、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时,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危急关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21世纪;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考验,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成功克难攻坚,坚持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发展;十八大以来,面临各种转型期的复杂矛盾和棘手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开篇布局,以“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可以说,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都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贡献了力量,持续书写了中国共产党98年的光辉历程。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

习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领导干部纯洁性和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敢于担当是一个人理想信念、意志品格、道德操守和综合素质集中体现,担当是立身之本,尽责是成事之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干担当:

——勇于担当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不忘肩负的职责,勇挑重担,在矛盾和困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气要敢于较真。

——能够担当,就是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力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要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去解决问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改进工作。

——敢于担当,就是要有负责担当的底气。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虎后怕狼,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变局,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改变世界格局之大,前所未有;当今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涉及人数之众、阶层之多,触及利益问题之深刻复杂,世所罕见。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世情与国情,对我们党的胆识、定力和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如何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责任担当。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九大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载入了新修订的党章,成为全体党员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作导向,是对全体党员党性要求,是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执政三问”的明确回答。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人民”、一个是“服务”:一方面,作为执政党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摆正党与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到“领导就是服务”,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维护好人民的中心地位,就如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不忘初心”

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定为主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时代问题、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采取的一种行动姿态。那么,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不忘初心”呢?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仅仅是推翻了专制君权制度,当时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以及专制君权制度的崩溃所造成的军阀割据、党派林立、社会解体、生灵涂炭、“一盘散沙”的境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面临消亡的危机之中。中国人民则背负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面对如此变局,虽然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曾奋起努力,但开出的种种“药方”都未能挽大厦之将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19的俄国十月革命,让中国人开始把学习的目光投向了苏俄,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带来了产生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条件。19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联合,知识分子也开始走上了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工人阶级也开始寻找先进的思想作指导,19,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的被动转为了主动。

党的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第二年召开的二大上,我们党就明确提出近期奋斗目标: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当时党的最低纲领。二大提出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实际上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虽然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开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虽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样一个政治主张,真正找到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而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就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这说明,只有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才能救中国。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同志会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也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也一洗前辱,从此站立起来了。

诞生于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共产党,在其98年的光辉历程中,用领导中国及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贡献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无比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98年间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最重要的是在于她始终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用了28年的不懈奋斗和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胜利地将把中国人民从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解放出来,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生动写照。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 “三座大山”的压迫,要推翻“三座大山”,是极端困难的任务,没有奋起反抗的精神、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没有斗智斗勇的精神,断无成功的希望。据中国档案馆记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家“一穷二白”(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写道:"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意思就是“基础差,底子薄”),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全面铺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1978年12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汲取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以敢为人先的信心与勇气,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这期间,我们党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金融危机等国际风波的影响,经受住了“89”政治风波等国内政治风波的影响以及“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成功地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引中华民族走上了全面复兴、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综合国力全面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可以归结为领导中国事业和进行自身建设两个方面。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历来都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党的事业既是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召唤,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前景;同时,党的事业既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所以推进的内容和依据,又离不开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引领、保证和支撑。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作为现代中国历史的能动者和中国社会的组织者,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过程,始终坚持正道直行,善于总结思考,且行且思,探究规律,而后行得稳而远。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党始终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而且始终坚持总结和提升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始终坚持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不仅有始终如一的行动准则,而且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围绕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更好地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不忘初心,意味着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勇于面对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的革命性锻造的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第三部分 如何才能“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是告诫我们要坚持本真,信守承诺,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敢于亮出共产党员的身份,知觉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以模范行动树立新形象、立起好样子。要真正做到“不忘初心”,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指引、坚定伟大事业信心、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凡此种种,都是中国共产党在98年历程中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所遵循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新时代,共产党员唯有以直面使命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担当成为一种自觉、一种自信、一种自强、一种习惯,直面矛盾和问题,接受挑战、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才能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守心中的“净土”,干净做人、干净干事。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各项纪律,坚决抵制各种错误言论和歪风邪气,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令行禁止,从严执行各项纪律、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无私奉献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必备品质,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爱岗敬业、克已奉公。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难以履职尽责,就不会有作为。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反复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专门提出“讲道德、有品行”,这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作为党员,我们必须常除思想上的“灰尘”,常修品质上的“裂痕”,常扫身上的“污垢”,切实做到讲道德、有品行,成为品行端正的表率。

推荐铭记历史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同志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初心的第一要义就是坚定对党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99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和飞跃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新时代强烈呼唤初心,初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这里,我们结合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紧紧围绕铭记初心这一主题来上堂党课,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下面,我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铭记初心、和我们怎么做讲三个问题。

在革命战争时期,物质极度匮乏,资源十分有限,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三名女红军借宿xx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解秀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条棉被剪开,将半条棉被留给了徐解秀。

“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仅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形象地解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综合国力羸弱不堪,共产党将个人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在回国之前就已经在美国成绩斐然,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却毅然决然选择回到贫瘠的祖国,妻离子别、隐姓埋名,投身国防武器建设一线。

28年始终如一、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先后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直到长期受辐射患癌去世,他的名字才被后人熟知。邓稼先用其一生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虽然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改革开放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改革的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成效由人民评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我们党推进改革放开的最本原的初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成立即将百年,对于一个政党,百年恰风华正茂。一路走来,虽然不同的时期初心表现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烈士、建设精英和改革先锋铭记初心、接续奋斗,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如果共产党人忘记了初心,我们党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和辉煌,也不可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离开了初心,我们党就难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一)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把握

从历史的维度把握,我们党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如今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460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人民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从推行改革开放到如今领导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历史的长河里劈波斩浪、奋楫争先,取得成绩实属不易。

正是因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才能始终怀抱着一颗为民初心,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依靠这些精神书写历史、成就现在,也要继续依靠这种精神开创未来。

从现实的维度把握,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奋力一跃;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补齐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公共安全风险频发的短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任重道远;还清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建设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的美丽中国,唯有久久为功。凡此种种,都是我们急速行军之后必须拉上的掉队一员,都是再踏征程必须重整的行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要铭记初心,切不可以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懈怠想法。

(二)从国际和国内两种形势来把握

从国际形势来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风云际会,“黑天鹅”、“灰犀牛”各种风险层出不穷,个别发达国家挑起贸易摩擦,霸权的大棒肆意挥舞。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遇到些风风雨雨、沟沟坎坎都是“成长中的烦恼”、“生活中的常态”,要始终坚守初心,不为外部势力所惧,积极应对横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沟坎、一个个险滩,把“沟”“坎”转化为“时”和“势”,定能喷薄出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强大力量。

从国内形式来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红利减弱,制度红利、技术红利亟待挖掘,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日益凸显。

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期盼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水涨船高。正因如此,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必须从一而终、一以贯之,须臾不能忘却、片刻不能割舍。

(三)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视角来把握

从机遇的视角来把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建设“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落后挨打到大国外交在世界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把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装在心里、扛在肩上,中国号的巨轮才能坚定航向,闯险滩、战激流,彻底摆脱狭小水域的困境,开足马力、击水行舟,胜利驶入崭新而宽广的天地。

从挑战的视角来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前段时间各种新闻都在报道攀登珠峰堵车现象,大家可能也都有所耳闻,在高海拔极端寒冷缺氧的生存条件下,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身体上的不适,成功登顶是让人自豪的,也是令人佩服的经历。但是大家知不知道,有很多人却死在登顶之后返程的途中,因为任何长时间的停留、情绪和身体上的变化以及放松警惕、掉以轻心,都会引起死亡率的上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常说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昨天的成功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在承平盛世之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

一是用理论支撑初心。政治上、初心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的事业中来,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掌握和运用蕴藏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

二是用忠诚诠释初心。忠诚是初心的应有之义,铭记初心必须要讲忠诚。这种忠诚,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忠诚。

在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涯和职业生涯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被人“围猎”的风险。职务越高,风险越大,如果不忠诚或者不够忠诚,人民立场就会偏,初心使命就会淡忘,政治上就会动摇,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失态,在关键时刻变节,就难以经受住各种复杂严峻的考验,不利于化解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是用行动践行初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再高尚的初心,再宏伟的使命,如果不付诸于行动,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而明代张居正倡导“立限责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的考成法,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中兴”。历史反复证明,唯有真抓实干、知行合一,把铭记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到行动上,既定的目标才不会走偏,期盼的效果才不会落空。

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要精神不衰、本色不改,不忘建党初心、探索强国新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牢记xxxxx的殷殷嘱托,紧密团结在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持初创者心态,发扬铭记初心的新时代要求,始终把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切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