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时间:2018-08-27 09:59:57

相关推荐

显示装置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屏占比更高、显示效果更加惊艳的显示装置逐渐成为主流。现有的盲孔技术通过屏内开孔在显示面板上形成透光区,并将前置摄像头等器件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以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但在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组装时,需要在对应透光区边缘的区域进行二次涂覆遮光胶,因涂覆精度以及第一次点胶操作易造成溢胶,导致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以解决在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组装时,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周缘设置;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周缘。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阵列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彩膜层;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所述彩膜基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区重合。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遮光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金属。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遮光区上设置有对位标识。

在本申请所述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透光区的孔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以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周缘设置;

提供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提供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偏光片和所述背光模组对位组装;以及

通过一次点胶工艺制成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周缘。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组装时的两次点胶工艺,本申请通过在透光区的周缘设置遮光区,在避免漏光的同时,可利用一次点胶工艺涂覆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的孔壁,实现了有效遮光,减少了显示装置组装时的点胶次数,并提高了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xx’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xx’处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对位标识的遮光区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垂直”、“水平”、“内”、“外”“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该显示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盖板11、显示装置12、电路板13、电池14、壳体15、前置摄像头161、后置摄像头162、指纹解锁模块17等。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或不包括前置摄像头161,或不包括后置摄像头162,或不包括指纹解锁模块17等。

其中,盖板11安装到显示装置12上,以覆盖显示装置12。盖板11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以便显示装置12透过盖板11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

其中,壳体15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壳体15可以包括中框151和后盖152,中框151和后盖152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15,该中框151和后盖152可以形成收纳空间,以收纳显示装置12、电路板13以及电池14等器件。进一步的,盖板11可以固定到壳体15上,该盖板11和壳体15形成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装置12、电路板13以及电池14等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盖设到中框151上,后盖152盖设到中框151上,盖板11和后盖152位于中框151的相对面,盖板11和后盖152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5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15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壳体15可以为塑胶壳体。还比如:壳体15为陶瓷壳体。再比如:壳体15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壳体15还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壳体结构。具体的,可以先形成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则构成完整的壳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15的材料及工艺并不限于此。比如,该壳体15还可以采用玻璃壳体。

其中,该电路板13安装在壳体15中,该电路板13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13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前置摄像头161、后置摄像头162、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3可以固定在壳体15内。具体的,该电路板13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中框151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中框151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13固定到中框151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其中,该电池14安装在壳体15中,电池14与该电路板13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00提供电源。壳体15可以作为电池14的电池盖。壳体15覆盖电池14以保护电池14,具体的是后盖覆盖电池14以保护电池14,减少电池14由于电子设备100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其中,该显示装置12安装在壳体15中,同时,该显示装置12电连接至电路板13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该显示装置12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00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该非显示区域的顶部区域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该非显示区域底部可以设置指纹模组、触控按键等功能组件。其中该盖板11安装到显示装置12上,以覆盖显示装置12,可以形成与显示装置12相同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2为液晶显示屏(lcd,liquidcrystaldisplay)。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2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彩膜基板、液晶层、阵列基板、下偏光片、背光模组等结构。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在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基础上,显示装置12直接在其上形成有透光区40和遮光区50。显示装置12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背光模组的通孔,该通孔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通孔位置可以设置前置摄像头或者其他的光感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屏占比更高、显示效果更加惊艳的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主流。现有的盲孔技术通过屏内开孔在显示面板形成透光区,并将前置摄像头等器件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使电子设备呈现全面屏显示效果,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显示装置组装时,通过二次点胶工艺涂覆遮光胶易产生溢胶及透光区周缘涂覆精度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本申请通过在显示面板设置遮光区,并通过一次点胶工艺涂覆遮光胶,以形成显示装置。下面以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电子设备沿剖面线xx’处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2包括显示面板31、偏光片32、背光模组33以及遮光胶34。显示面板31具有透光区40和遮光区50。偏光片32设置在显示面板31上,并设有第一通孔320。第一通孔32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背光模组33设置在偏光片32上,并设有第二通孔330。第二通孔33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遮光胶34设置在第二通孔330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第一通孔320的孔壁周缘。该显示装置12可以应用到以上各电子设备中。

其中,遮光区50围绕透光区40周缘设置。显示面板31对应透光区40的部分外部光线通过,该外部指电子设备以外的空间范围。显示面板31对应遮光区50的部分可以遮挡内部光线,比如偏光片32及背光模组33等产生的漏光,避免对通过透光区40的外部光线产生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位于遮光区50上,可以设置不同的遮光件。该遮光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1的不同结构层或功能膜层上,比如第一衬底基板3131、第二衬底3111等,在此不再赘述。该遮光件可以是油墨、背胶、胶水等具有遮光效果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遮光区50覆盖偏光片32靠近第一通孔32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模组33包括口子胶331和铁框332。口子胶331设置于偏光片32与铁框332之间,用于粘合显示面板31和背光模组33。铁框332不透光,能有效避免背光模组33的漏光。第二通孔330由铁框332的外侧壁3321限定。具体的,在垂直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铁框332的内侧壁3322与第一通孔320的孔壁持平。口子胶331与偏光片32靠近第一通孔320的一侧贴合。口子胶331突出外侧壁3321。

遮光胶34设置在第二通孔330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第一通孔320的孔壁周缘。需要说明的是,遮光胶34还会延伸至第一衬底基板3131靠近第一通孔320的一侧,并完全覆盖口子胶331靠近透光区40的一侧。遮光胶34在实现遮光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固定显示面板31和背光模组33。其中,遮光胶34包括但不限于油墨、背胶、胶水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透光区40的周缘设置遮光区50,在避免显示面板31漏光的同时,可通过遮光胶34有效遮挡偏光片32和背光模组33的漏光,减少了显示装置12组装时的点胶次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次点胶工艺易溢胶的问题,提高了透光区40周缘的涂覆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1包括阵列基板313和彩膜基板311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313和彩膜基板311之间的液晶层312。其中,阵列基板313包括第一衬底基板3131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3131上的阵列层3132。彩膜基板311包括第二衬底基板3111以及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3111上的彩膜层3112。阵列基板313设有第一开口3130。第一开口313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彩膜基板311设有第二开口3110。第二开口311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

具体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开口3130的边缘与第二开口3110的边缘均与遮光区50远离透光区40的边缘持平。在位于透光区40上,第一开口3130贯穿阵列层3132,第二开口1010贯穿彩膜层3112,避免外部光线进入透光区40时受到遮挡。在位于遮光区50上,第一开口3130贯穿阵列层3132。第二开口3110处只保留黑色矩阵(图中未示出),黑色矩阵也能起到一定遮光作用,改善显示面板31的显示效果。

其中,第一开口3130内和第二开口3110内均填充有液晶。

在此基础上,第一衬底基板3131靠近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501。遮光层501围绕透光区40的周缘设置。其中,在垂直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遮光层501在显示面板31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区50重合。因此,遮光层501能够覆盖第一衬底基板3131靠近第一通孔320的一侧,有效避免了第一衬底基板3131的漏光。需要说明的是,遮光层50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油墨、背胶、胶水等。遮光层501的厚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进一步的,在垂直于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遮光层501在显示面板31上的正投影覆盖遮光胶34在显示面板31上的正投影,即遮光层501可有效覆盖遮光胶34。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显示面板31的厚度方向上,遮光层501覆盖口子胶331远离透光区40的一侧。因此,遮光层501可以对由于涂胶精度以及口子胶干涉溢胶产生的涂胶不良进行完全覆盖,进一步提高透光区40周缘的涂覆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501的材料为金属。由于金属形成的遮光层501的平整度更好,透光区40及遮光区50的平面结构更加精细。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501靠近液晶层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5011,和/或,遮光层501远离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5012。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以金属作为遮光层501的材料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绝缘层5011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3131上。遮光层50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5011上。第二绝缘层5012设置在遮光层501上。其中,第一绝缘层5011可以增加遮光层501贴附第一衬底基板3131的附着力。第二绝缘层5012可以保护遮光层501。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区50上设置有对位标识。该对位标识可以设置在位于遮光区50上的阵列基板313、彩膜基板311等不同结构上,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以在第一衬底基板3131靠近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遮光层501为例进行说明。对位标识5013为四个相同的十字型图案,并对称设置于遮光层501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对位标识5013的形状、位置及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均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位标识5013可以有效显示透光区40的中心位置,然后利用中心对位技术将显示面板31与背光模组33对位组装,提高了对位组装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20与透光区40共轴设置。第一通孔320的孔径大于透光区40的孔径。第二通孔330与透光区40共轴设置。第二通孔330的孔径大于透光区40的孔径。该结构可以避免通过透光区40的外部光线受到遮挡。

在此基础上,第一通孔320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330的孔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320的孔径也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通孔330的孔径。本申请以第一通孔320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330的孔径为例进行说明,该结构可以在第一偏光片32、第一衬底基板3131及背光模组33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在进行点胶操作时,遮光胶34延伸至该凹槽,增加了遮光胶34的涂覆空间,避免遮光胶34延伸至透光区40造成透光区40孔径不均匀。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该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提供显示面板31,显示面板31具有透光区40和遮光区50,遮光区50围绕透光区40周缘设置;

s102、提供偏光片32,偏光片32设置在显示面板31上,偏光片32上设有第一通孔320,第一通孔32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

s103、提供背光模组33,背光模组33设置在偏光片32上,背光模组33上设有第二通孔330,第二通孔330与透光区40对应设置;

s104、将显示面板31、偏光片32和背光模组33对位组装;以及

s105、通过一次点胶工艺制成遮光胶34,遮光胶34设置在第二通孔330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第一通孔320的孔壁周缘。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步骤中,显示面板31、偏光片32、背光模组33及遮光胶34的相关介绍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知,本申请通过在透光区的周缘设置遮光区,在避免显示面板漏光的同时,可利用一次点胶涂覆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的孔壁,有效避免了偏光片和背光模组的漏光,并进一步固定了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该制作方法减少了显示装置组装时的点胶次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两次点胶工艺易溢胶的问题,提高了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参阅图3,在第一衬底基板3131靠近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遮光层501。遮光层501可以通过点胶、喷墨打印或镀膜等不同工艺形成。遮光层501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操作而定。其中,遮光层501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油墨、背胶、胶水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501的材料可以是金属。

在此基础上,在遮光层501靠近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第一绝缘层5011,和/或,在遮光层501远离液晶层312的一侧设置第二绝缘层5012。第一绝缘层5011和第二绝缘层5012可以通过涂胶、喷墨打印或镀膜等不同工艺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501、第一绝缘层5011和第二绝缘层5012也可以是阵列层3132包含的功能层。具体的,在制作阵列基板313时,首先在第一衬底基板3131的上表面镀第一绝缘膜5011,然后在第一绝缘膜5011上形成栅极层(遮光层501),接着在栅极层的上表面镀第二绝缘层5012,最后进行阵列基板313的其他功能层的制作。本申请实施例在去除位于透光区40和遮光区50上的阵列层3132时,保留了遮光区50上的第一绝缘膜5011、栅极层和第二绝缘层5012,减少了制作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位于遮光区50上,设置对位标识。同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镀膜或刻蚀等不同工艺在遮光层501上设置不同的对位标识5013。本申请实施例对对位标识的形状、位置、数量及设置方式均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利用中心对位技术将显示面板31和背光模组33对位组装。通过在遮光区50设置对位标识5013,利用对位标识5013显示透光区40的中心位置,然后与第二通孔330的中心进行对位,提高了显示面板31和背光模组33对位组装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产品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周缘设置;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阵列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彩膜层;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所述彩膜基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区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遮光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材料为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上设置有对位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以及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透光区的孔径;

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10.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周缘设置;

提供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提供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

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偏光片和所述背光模组对位组装;以及

通过一次点胶工艺制成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周缘。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周缘设置;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偏光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偏光片上,所述背光模组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透光区对应设置;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周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周缘。该方案减少了显示装置组装时的点胶次数,提高了透光区周缘的涂覆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余朋飞;龙冲;宋涛;唐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9.23

技术公布日:.01.2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