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盘点:三评西湖十景之三台云水与梅坞春早的风景特色都有哪些

盘点:三评西湖十景之三台云水与梅坞春早的风景特色都有哪些

时间:2020-07-25 07:48:10

相关推荐

盘点:三评西湖十景之三台云水与梅坞春早的风景特色都有哪些

三台云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为三评西湖十景之八。

三台山景区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先贤堂、黄公望故居、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

三台云水点出了景区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同时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先贤堂

这里是祭祀杭州历代前贤的地方,最初建于宋代,原址在苏堤,但是早就废弃了。2002年后西湖西进,开始恢复西湖历史水域和历史建筑,先贤堂在三台山重建,成为一处介绍、展示杭州名人文化和纪念缅怀先贤的场所。子久草堂(黄公望故居陈列室)

位于三台山路旁,元代画坛著名“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故居。《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的传世之作。茅庐周围风景怡人,倚门眺望还能见雷峰塔之景貌。现于旧居原址附近设黄公望故居陈列室,以纪念这位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黄篾楼水轩

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构水轩于赤山埠浴鹄湾,名曰“黄篾”。刘邦彦有诗云:“春水初生浴鹄湾,篾楼高枕对青山。鸟声啼足忽飞去,门掩绿阴清昼闲。”现于浴鹄湾附近重建一临水观景建筑,用旧名“黄篾”命名。

张雨,字伯雨,钱唐人,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二十岁离家出游天台、括苍等名山,晚年入开元宫,从真人王寿衍为道士。史载其“风裁凝峻,见者异之”,且擅长书法、诗词,文风奇古,与赵孟、杨载、虞集等人友善。

武状元坊

该坊位于三台山路浴鹄湾西侧。南宋时,南高峰顶曾设比武露台。嘉定七年(1214),右榜武状元刘必方(一作刘必万)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重建,以志古迹。

霁虹桥

位于花港公园以西的浴鹄湾,与黄公望故居、浴鹄轩、黄蔑楼等隔水相望。霁虹桥布局精致、舒展开敞、白墙黑瓦、木石相间、借景湖山、点景自然,体现了湖西景区“野趣、闲趣、逸趣”的景观特点,可游宜憩,融观光与休闲于一体。

三台梦迹

三台梦迹景点位于三台山路南侧,总面积9万平方米,由先贤堂、灵泉仙馆、天香法雨、雪舫等景点组成,建筑具有浙江山地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的特点。景区着重展现了西湖湖西水系和湿地生态的历史风貌,游人至此,可观赏林缘野卉,芦荻围岸,别有一番野趣。其中,灵泉仙馆处于三台梦迹东北角,主体建筑二层,少量三层或单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采用浙江山地民居形式,悬山顶,砖混仿木结构,部分木墙板,部分仿夯土墙及山墙用块石垒砌,布局总体呈围合状,开口向东南水景。在此,可观赏湖边湿地风景,远眺“三台梦迹”全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而天香法雨则在三台梦迹的西北角,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解香楼、多味轩、天瀛山房、淡然小筑四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建筑形式与灵泉仙馆类似,为仿杭州传统的山地民居。这里满目翠绿、溪水潺潺、茶香四溢。

于谦墓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原墓坐西朝东,呈马蹄形,有七座坟,墓侧建旌功祠,又名于谦祠,南北宽23米,进深30米,墓道长90米,于谦墓与1966年文革中被毁。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1998年,为纪念于谦诞生600周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景区。在这次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于谦祠又经保护整修,恢复了于谦祠牌坊和甬道,现已成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观。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十景之九,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也不掩如春天气象。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独特的人文景色。

盛产茶叶

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不掩如春气象。为杭州著名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梅家坞村,拥有“不两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资源。这里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满眼望去,层层的都是梯田里修剪地整整齐齐的茶树。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每年采茶分作四次,清明之前的头茶称“明前茶”,也叫“莲心”;谷雨之前是“雨前茶”,又称“旗枪”、“二春茶”;立夏之际为“三春茶”,也称“雀舌”;一个月后最晚采摘的称“四春茶”,也名“梗片”。

“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嘉宾咸喜悦,细看摘新茶”(陈毅元帅),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茶叶分级说明:按采摘时间先后分:清明前、谷雨前、谷雨后。明前茶才可称特级,分为:极品(一、二、三)、特级(特一、二、三、四);雨前茶即雨前一级到四级。西湖产区主流茶树品种为:龙井43和老茶树(群体种)。

龙井产地

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在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北宋时期,西湖群山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为贡茶。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龙井茶名声远播。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次到龙井茶区视察、品尝龙井茶,赞不绝口,并将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封为"御茶"。从此,龙井茶更加身价大振,名扬天下。

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附近所产之茶开始露面,有爱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龙井》饮茶诗,诗中曰:“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当时僧人居士看中龙井一带风光幽静,又有好泉好茶,故结伴前来饮茶赏景。到了明代,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明嘉靖年间的《浙江匾志》记载:“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 明万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万历年《钱塘县志》又记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此时的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文化旅游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家坞就已是对外宾开放的定点观光区,几十年来共接待过上百个国际名人和国家元首。1953年至1962年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先后5次来到梅家坞村视察、指导农村工作,将此作为指导全国农村工作的联系点。10月江泽民主席来梅家坞茶文化村视察, 4月3日,曾庆红副主席又来梅家坞视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0年起,经过5年的整治和创建,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是一个融青山绵绵、溪涧潺潺、茶园蓬勃为一体、散发出浓郁朴实民风和茶乡风情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乡休闲园区,重现了“十里梅坞蕴茶香”的自然秀丽风貌。梅家坞茶文化村现有160余家乡间茶坊,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多语种接待室,为前来观光的宾客讲解梅家坞茶历史、茶的采摘、炒制和茶的功能等内容,并进行茶艺表演。在每年春季游客还可亲自参与春茶采摘,亲身感受浓浓的茶文化气息,尽享茶文化生态自然之美、农家风情之乐。作为杭州中国茶都的重要载体,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成为杭州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坞茶文化村以周总理纪念室、乾隆遗迹、古树观赏点、茶园观赏区、农居群、十里锒铛、古井、古桥、垂钓区、茶艺表演区、小牙坞等十余处景点构建了一个山水情和人世情完美结合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梅家。

为缅怀伟人,激励后人,村党支部根据村民的愿望,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筹建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的期望,得到了省、市、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关注和支持。茶乡人自筹资金,在曾经接待过周总理的梅家坞129号(原接待室)修建起了纪念室。展厅内陈列了反映周总理五次亲临梅家坞时的代表性图片81幅、实物63件,并有电视录像资料。特别是正大厅内悬挂着的巨幅丙烯画,留给了参观者“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永远怀念他”的深刻印象。“卢正浩”,杭州茶界无人不晓。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梅家坞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51至1957年间,周总理5次来梅家坞,都曾与卢正浩共商茶叶发展大计。在卢正浩的带领下,梅家坞人日夜苦干,使梅家坞成为西湖龙井的重要产地。

卢正浩龙井茶,产于梅家坞村,它坐落在杭州西部,距市中心十五公里处的群山辉映中,终年气候宜茶,茶香袭人,有一千三百余亩的翡翠茶园,年产一千五百余担的优质龙井,六百余年来历代茶农创就了独特的植、制茶技。五六十年代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多次亲临指导下,梅家坞龙井茶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被周总理誉为“龙井茶不光是饮料,而且还是艺术品”。 龙井茶是珍品,国内外人士都需要它,被国家指定为礼品龙井茶的生产基地。 本行卢正浩龙井茶,是梅家坞村原书记卢正浩的子女为继承周恩来总理与父亲生前要把龙井茶生产好的心愿,在杭州众多的龙井茶品牌中明确树立卢正浩龙井茶的风格,是弘扬中华茶艺文化,面向大众的又一真正品牌。

梅家坞茶文化村,正在以“十里梅坞”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以茶文化为底蕴,成为杭州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 穿过梅灵隧道,便见山上、田里处处是茶,路边茶社连着茶社,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衬托下,美得像一幅画。梅家坞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现有农居500余户,常住农业人口1262人,居民502人。有山有貌,有坞有水,有茶有文,梅家坞茶文化村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梅家坞茶文化村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杭州市园林绿化村”、“文明村”、“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被授予“杭州市十佳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