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清明——忆故人 寄哀思

清明——忆故人 寄哀思

时间:2024-04-08 13:17:14

相关推荐

清明——忆故人 寄哀思

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

忆故人 寄哀思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清 明》

煦风吹,阳光媚;

杨柳青,花草萌;

重养生,去踏青;

亲自然,身体健;

朋友心,情意浓。

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祭奠·英烈—

在今年的清明节前夕,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下午,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失联。4月1日,30名失联人员的遗体被全部找到,包括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

清明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扫墓祭祀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已久。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的秋祭。

禁火冷食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清明活动—

清明节除了踏青扫墓祭祀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吃青团

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青团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清明安全—

清明寄哀思,

安全须谨记。

出行方面

清明期间,扫墓、踏青“大军”出没,各大墓区、景区人流、车流量猛增,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小伙伴们要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同时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选择自驾出行的市民,出门前要备好“功课”,通过各类媒体关注本地交通、天气等实时信息,并做好车辆的检查保养工作,确保出行安全。外出过程中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墓区、景区现场执勤警力和工作人员的管理。

防火方面

小伙伴们要自觉遵守相关管理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消防管理规定,严禁在墓区燃放烟花爆竹,尽量使用鲜花、塑料花等祭品祭祀。

慎终追远 缅怀故人 寄托哀思

树立新风 秉承传统 文明祭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