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最后的驮盐队:在歌声中劳作 在夕阳下回家

最后的驮盐队:在歌声中劳作 在夕阳下回家

时间:2019-04-02 19:40:31

相关推荐

最后的驮盐队:在歌声中劳作 在夕阳下回家

整个驮盐过程中,湖中的劳作最为艰辛。人们换上了轻便结实的旧羊皮袍,有些人还在外面套上一件布袍子,以防盐水对皮革的损坏。盐人们脱掉冬季臃肿的老羊皮袍子,显得单薄一些,瘦小一些。湖盐是在湖水底下的地表上结成的薄薄的白色盐层。采盐时,盐人们先用耙子把盐层扒成“伽嘎”—小堆:第道工序是用“林阿”(一张光面羊皮)把“伽嘎”堆成“加大堆;第三道工序是用“阿结”(专门用来背盐的牦牛毛口袋)把盐巴背到岸边;第四道工序是等盐里的水分渗干后装袋打包。采盐期间,每天出工三次:清晨背盐,上午堆盐装盐,下午打包。

湖水在太阳底下闪着耀眼的光芒,盐人们都备有一副墨镜,以防白色的湖光伤害眼睛。过去,墨镜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人们是用一种由牛尾编织的黑色眼罩来代替墨镜堆“伽嘎”是一件快活的劳动,人们在湖面上扒盐堆盐,歌声和哨音不断地冲击我们的耳鼓。这时的场面与其说是在采盐,不如说是举行赛歌会更合适些。藏北牧民创作了丰富的劳动歌曲,几乎所有传统劳动都伴有不同的劳动歌,其中驮盐歌是最完整的一种。如果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就可以分为《盐湖赞歌》、《途中悲歌》、《采盐欢歌》、《装盐歌》、《驮盐工具歌》《祭祀歌》等。

5天下来,采盐的任务完成了,余下的事情就是把盐巴驮回家里。回程最后的一天,他们似乎要跟时间比赛,要赶在太阳下山前到家。朦胧的天色中驮队在前行,远方小小的牧村显出忙碌的景象,炊烟刚刚散去,桑烟又四处飘起。女人们穿着鲜艳的裙袍迎到村口,站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与盐人们被风沙磨蚀得发白的羊皮袄形成鲜明对比,给盐人们为之心动的暗示。

驮队抵达村口,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蜂拥过来,向盐人们贴面问候:“孩子采盐可好?”“大哥采盐可好?”“一路可是顺利?”,盐人们以同样的口吻说:“爸爸住得可好?”“姐姐在家可好?”…驮队一拨拨地进了村。历时28天的驮盐行程就这样结束了。

驮队春季到盐湖驮盐,秋季则去农区用盐巴、畜产品与农民交换青稞,作为全村年的口粮。那时,商队的打扮要比盐队讲究得多。他们要穿越人口稠密的农区,要越过更多的牧村,不能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传统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的西藏农牧区还是很兴盛的。在盐粮交换的过程中,格桑旺堆不再是沉着勇敢的驮队首领,摇身变成了精明决断的商人。

到今天,曾出没在盐粮古道上的驮盐队,已经基本绝迹了。这如海市蜃楼一般的驮盐队,不但长时期在藏民族历史上起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且,从驮盐队的行为,人们不难发现藏北牧民在与严酷的大自然斗争中的乐观天性和坚定的生存理念,一次艰难的驮盐历程,竟被他们过得有滋有味。消逝的传统总是令人怀念的,但当我看见今天的牧民过上了和现代化接轨的生活,我更为他们由衷地高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