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不堪重负的课外辅导班 到底该不该上?

不堪重负的课外辅导班 到底该不该上?

时间:2019-10-06 13:59:20

相关推荐

不堪重负的课外辅导班 到底该不该上?

对于一些学生党而言,放学意味着课外辅导的开始。从早到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周末、寒暑假更是噩梦般的存在……

补习班、提高班、培优班……校外辅导班成了家长们频繁流连的场所。

先讲个小例子,有个孩子在长大之后,这样回忆自己童年被逼着去学习的经历。他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去学奥数和英语。但他一方面不喜欢这些课程,另一方面也根本听不懂这些内容。对于他而言,奥数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他的妈妈觉得如果能够通过学好奥数保送进北大,是一条很不错的求学之路,便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尝试一下。另外,他妈妈觉得学好英语对于以后的发展而言特别重要,所以就毫不犹豫地给儿子也报了一个英语班。

经过一段时间的“摧残”,一份120分的奥数考题,这个男孩永远只能考30多分,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的妈妈终于放弃了这份执念。长大后,父母偏执送他去课外辅导班学习的一个后遗症就是,这个孩子这辈子都不肯再碰数学和英语,一碰就会有种莫名的恐惧。

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中小学生减负措施》。

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有网友表示赞成 ,“支持减负,但不能一刀切,比如3:30放学。”

网友评论如下

@Liu Wei

如果学校可以调整教学,设计课程,每天多为学生提供2小时快乐的素质教育,就能省下家长许多甄别社会教育机构、甚至自己赤膊上阵的麻烦,孩子教育虽然是大事,但没有几家能做到不计成本,投入时间、金钱、精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机构教育的最佳配比。

@疏于空幻

孩子本身作业多,老师还将部分责任推给了家长,其实家长也很辛苦啊,白天要工作,晚上还要洗衣做饭等等干家务事,哪有那么多时间协助子女完成家庭作业!也有人并不买账,“学生少作业,少上课,晚上学早放学,反而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时间和精力,不仅让家长疲于奔命,还进一步滋生了校托管培训机构的发展。”网友评论如下

越来越高的辅导费,成为很多家庭沉重的开支,但家长依旧热情不减。

高学历家长也没法辅导孩子

《生命时报》记者在一家全国连锁的辅导机构看到,这里有十几间教室,大教室能坐20多个学生,小教室多是一对一教学。

晚上8点多钟,几乎每个教室都坐满了,走廊里还有不少家长提着晚饭等待孩子下课。工作人员介绍说,大班一般100~150元/小时,一对一授课要200元/小时以上。辅导班名额有限,如果想报名还得先通过机构的测试。

对于辅导班,家长也有难言的苦衷。一位送孩子来上课的父亲说,孩子今年读初一,给他报了语文和英语班,“虽然知道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但这两科都是考试重点科目,课上的内容不能都消化,就报班多学学”。一旁的程女士说,孩子正在读初二,自己虽然硕士毕业,但早已不能辅导孩子了,“每天陪孩子写作业到晚上11点,很痛苦,有时10道题里我就会5道,所以只能上辅导班了”。

由于升学压力大,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学生上辅导班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美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辅导班。” 据反映,美国申请大学要看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美国孩子一般只会花3~6个月准备考试,不会“十年磨一剑”。“但在美国读书的韩国孩子很‘疯狂’,中国孩子特勤奋,印度孩子‘不要命’,弄得美国孩子也没那么淡定了。

校内提倡“减负”,校外偷偷“增负”

辅导班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课外兴趣小组、少年宫艺术班演变而来,还有的是在校老师办的考前冲刺班。

随着辅导班需求逐渐增多,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开始到校外给学生上课,逐渐出现社会办学的辅导班,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分数的补习班和为了艺术加分的特长培训班。目前,大型辅导机构都有独立的教学系统和师资力量,在全国有数百家分支的不在少数。

近些年,教育部门严打辅导班,但市场似乎并未冷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某老师说,我们一直不主张简单盲目地报辅导班,但这种现象仍非常普遍,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在的升学太看重分数,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十分焦虑,或是看别的孩子都报了,怕自己孩子不报就会被落下。

某老师也表示,升学这根“指挥棒”对辅导班的影响太大了。“以前奥数辅导班特别火,这两年奥数不作为升学参考项了,就连学生都招不来了。”

有不少家长反映,学校的老师讲得不够细,尤其是一些基础知识,默认孩子们都会了, 导致孩子跟不上,不得已才报了辅导班。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某教研组组长说,老师课堂上不讲教学大纲内容,留在自己外面办班讲,这是师德问题,不过这是极少数的情况。但有的老师确实存在能力问题,讲不清重点或耐心不足,让学生听不懂。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学校加强管理。

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

“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到处看、用手抓……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的本能。如果孩子不爱学习,那一定是我们的方法不对,或者孩子喜欢这个,我们给予那个。”一本备课笔记用一辈子的模式已经过时了,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比如增加综合性、趣味性或运用互联网,探索教学新思路。

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的考评是综合的,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有课程设计、教学研究、学生和家长打分等。老师的教学水平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教学能力。

让教育回归本真

据有关报道,国内也有不少家长主张培养孩子兴趣,不为升学或考级。一位妈妈给双胞胎女儿报了钢琴、书法等辅导班,还特意跟老师说:“我们不考级,您别要求太严了。”在她看来,兴趣不能源自压力,而是要自己喜欢,让人放松去学的才称得上兴趣。“我只想让她们有一个能丰富精神世界、消遣娱乐的途径。”

“在美国,很多有天赋的孩子在学校也‘学不饱’的情况。”这就需要教育者以兴趣作为支点来设计教学课程,帮他们引路。美国也有校外辅导机构,课程通常包括数学、编程、艺术等,教学内容更偏向“启发”。

“学习不是为了某个学科、某个比赛或某次升学。教育需要文火,等它自己成熟,得奖只是副产品,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喜欢的事,并让那种热爱支撑他们,成为终身的爱好或信念。”

减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如果优质教育资源“粥少僧多”、分布不均的现状没有缓解,补习班就有生长的土壤。

而作为学生和老师,应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增加补习时间和课程填补心里的迷茫。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