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探访路遥生前足迹系列报道之四: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一生

探访路遥生前足迹系列报道之四: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一生

时间:2020-09-19 08:06:49

相关推荐

探访路遥生前足迹系列报道之四: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一生

1957年的一天,由于家境贫寒,路遥父母决定将他过继给远在延川县郭家沟村的伯父家,但却不知如何向一个孩子解释,只说道带他去赶集。

路遥曾回忆起那段往事时说道,父亲说带他去赶集,他只记得走了很远,到伯父家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就偷偷起床回家了,他悄悄的跟在父亲身后,躲在一棵大树下,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晨曦当中。这种感觉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被抛弃在雪地里一样无助与冰冷。

那一年,他8岁。

上学:最大的心里安慰

好在伯父家虽然贫寒,但还是能供得起路遥上学,这对于他的内心是极大的安慰。1961年,在本村读了四年小学的路遥考入延川县城关小学读五年级。

1963年,已经支付不起昂贵学费的伯父断然拒绝了路遥考初中的想法。最终在路遥的坚持下,伯父才答应让他试试,前提是如果考不上就安心回家务农。

考试结果出来的那一日,在田里干活的路遥听到自己考上的那一瞬间就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扔掉了锄头和绳索,欢呼雀跃起来。

他考上了延川县中学初中部初六六级乙班,他终于可以走出郭家沟,到县城里去念书了。

那一年,他14岁。

忆路遥:很有能耐的人

初中三年是路遥最为窘迫的时候,因为他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学校每个月5、6块钱的伙食费也交不起,5、6分的白水煮青菜也吃不起。当时学校的饭菜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他一直吃的都是丙饭菜,就是黑窝头、咸菜、稀饭。

贫瘠的生活并没有压垮这个少年,他依旧积极的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

“路遥可有能耐了。”操着一口陕北话的李憨边停下手里的活边回忆道,“他57年来到我们村,比我大9岁,小时候是我们村的娃娃头,可调皮了,带着我们玩各种游戏。还特别爱劳动,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都是一个好劳力。”

在李憨眼里,路遥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反正是个伟大的人”。

“他给我们村里人写对联从没有重复的”在李憨看来,写诗、写小说等等事情对于路遥来说都是信手拈来,“他的小说里有好多陕北民歌都是他自己编的,他自己还能唱,而且唱的很好。”

“路遥”小有名气

1966年,路遥初中毕业。

1969年,路遥回乡务农。

1970年,第一次以署名“路遥”发表了诗作《车过南京桥》,那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三十多年后,在中国文学史上,“路遥”这个名字会成为响亮而又流传久远的符号。

1971年,曹谷溪、路遥等人共同编写了诗集《延安山花》,一时轰动全国,国内外销量达到了28.8万册。

自此,人们记住了他叫路遥,似乎忘记了他的本名——王卫国。

“散漫”的大学生活

1973年春,路遥被当时的延川县委书记推荐到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

大学期间的路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自己认为没有必要去听的课是从不去上的,只专注于自己喜爱的课程。

“严格来说,路遥的生活比较散漫一些,那时候的大学不跟现在一样,那时候是开门办学,他就看他自己爱看的书。”路遥的大学同学,现为延安大学文学院退休教师的张子刚至今都能记得初见路遥时的样子,一身灰制服,络腮胡子,身体比较胖实。“看他的年龄和相貌有点不太相符,相貌比较显老一些。”张子刚这样说道。

路遥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爱写作、在读书方面比一般人抓得紧。“中国的他喜欢的小说不必说,他更多的是读外国的著名的小说,像俄罗斯的、法国的,他的床头经常有这样的书,他一般是不浪费时间的。”

张子刚回忆路遥爱抽烟,考虑问题或者写作的时候总是抽烟,还不时的学着路遥的神情与动作“他的一个习惯动作就是一边抽烟一边揪自己的胡茬”。

1976年,路遥从延大毕业。

文学创作最佳期

毕业后,他进入《陕西文艺》当编辑,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柳青等人,他称柳青为他的文学导师。

从1979年到1989年期间,路遥处在他的创作最佳时期,他的短篇小说《匆匆过客》、《青松与小红花》、《卖猪》、《姐姐》等先后在全国各大刊物上发表,但此时的路遥并不开心,因为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在给各大杂志社投稿之后均没有回应,最后他鼓起勇气把稿子寄给了当时最大的杂志社《当代》杂志社。这次,《惊心动魄的一幕》非但得以发表,还一下子得了“1979—1981年度当代文学荣誉奖”、“文艺报中篇小说奖”、“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3个大奖。从此,路遥登上了全国当代文坛的行列。

《人生》的成功

路遥被人们熟知是由于其中篇小说《人生》,在《人生》的创作过程中,路遥的身体已经显现出一些问题,他仍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口舌生疮,大小便不畅,浑身像燃烧起大火一样。

1982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荣获了“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由中篇小说《人生》改编的电影《人生》公映,又一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荣获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篇奖,也是我国首次入围奥斯卡外语影片的作品。

带病创作《平凡的世界》

自《人生》轰动以后,路遥就为自己定制下一个目标,即40岁之前写下一篇百万字的长巨著。

1985年秋天,路遥在陈家山煤矿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他当时和矿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但他并不让工友们碰他的碗筷,工友们开始以为他不好相处,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路遥,正在被病魔折磨着,他怕传染给别人。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为1975年到1985年间,全景式的展现中国城乡生活间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作品共分六卷三部,一百万字,当时正值各种艺术思潮遍布中国文坛的时候,用路遥的话来说就是“就像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行走,在千万种要战胜的困难当中首先需要战胜自己”。

1986年,路遥《平凡的世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部。

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在甘泉招待所完成,在创作的最后三四天里,他的手痉挛,连笔都握不住,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他用力的把笔扔向窗外,趴在被子上嚎啕大哭,就像关了六年的监禁,终于获得了自由。

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人生

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在颁奖致辞中说道,“获奖并不意味着成功,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他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审视,还要接受历史眼光的评估。”

1992年8月6日,路遥因为肝硬化腹水住进了延安地区医院,一个月之后,因为病情恶化,转入西安西京医院。

1992年11月17日早晨,路遥在西安西京医院病故。

1992年11月21日,路遥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三兆公墓举行。

那一年,路遥42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