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没用的 我想死”:警惕!抑郁症瞄上“青春期”

“没用的 我想死”:警惕!抑郁症瞄上“青春期”

时间:2020-03-06 15:08:28

相关推荐

“没用的 我想死”:警惕!抑郁症瞄上“青春期”

抑郁症这个困扰成年人的疾病正向青少年群体蔓延。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里,毕业生中有40人被诊断为抑郁症,约占到该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

提到 青少年抑郁症 ,很多人往往会和青春期心理叛逆联系到一起。还有些人认为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就是闲的没事 想不开 、 矫情 、 作 。大家普遍对这一病症有太多的漠视和社会误解,鲜少从客观的医学角度来了解这一病症......

年纪轻轻 ,怎么就得抑郁症了?

抑郁症袭击 青春期

孩子的世界应当是缤纷多姿的,充满欢笑和快乐,可是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却总是郁郁寡欢。由于各种原因,有许多孩子时常被抑郁的情绪所侵袭,严重的就会成为抑郁症。

高考临近,广东一对夫妇带着18岁的女儿走进中山三院精神心理咨询科关念红主任医师的诊室。父亲一脸无奈地请医生帮个忙: 我们说她没有抑郁症,她不相信。请专家帮我们开导开导她,不要再装病啦。 原来,高三女生小文最近情绪波动较大,在备战高考的关键时刻,她却无心学习。小文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父亲对她有很高期许,开口相劝时,她却轻描淡写地说 没用的,我有抑郁症,我想死 。

年纪轻轻,怎么会有抑郁症? 父母认为女儿的表现是临场畏战,意志不够坚强,便把她领到关念红面前,希望借助医生之口告诉小文她 不是抑郁症 。

然而,关念红跟小文细聊之下才知道,她并非在吓唬家人。前几天,她曾爬到天台,试图自杀。 她说,站在天台边,一只脚已经迈了出去,只是在最后一刻,突然想起父母中年丧女,晚年无人照顾会很悲惨,才把脚收回来。 关念红说,经过心理咨询,小文依旧有自杀的念头,符合中度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尽快入院治疗。然而,家长还在犹豫,不愿相信孩子得了抑郁症,也担心治疗会影响孩子参加高考。

专家指出,不要以为未成年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当孩子郁郁寡欢、无心向学,甚至嚷着 要自杀 时,家长务必要当真,别漏掉孩子发出的求救信息。

大学生被卷入 抑郁症漩涡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学生与抑郁症离得很远。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使在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里,也有不少大学生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消瘦无力、脱发、消化不良,神情呆滞,白天嗜睡,晚上失眠,焦虑,不停地反复做同一件事,情绪完全失控,有值得开心的事情反而大哭了几个小时。 如今,刚毕业一年的柳维回忆起大三那段可怕的日子仍心有余悸。

起初,由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心理问题,柳维不停地求医,包括内分泌、肠胃科都去看过,也曾求助于中医,但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越来越糟糕。直到看了心理医生,才知道自己已经是中度抑郁症,再不治疗就很危险了。 其实一些同学跟我一样,在情况已经很严重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

小鱼,就读于北京海淀某知名大学的文科专业,一向寡言内向的她,却在社交网络上异常活跃,几乎天天更新。翻看小鱼的微信朋友圈,一般不会察觉到她患上抑郁症已5年之久。

当被问起什么原因得上抑郁时,小鱼有些茫然, 要知道生病的具体理由,我就不会抑郁了,它就像感冒一样,一不小心就上身了。 硕士二年级时她出现整夜失眠的状况,恐慌之中她不断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睡眠紊乱,学习随之瘫痪, 当初就连煮个饺子煮粘锅,我都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后上升到自我怀疑 你现在连个饺子都煮不好啦! 几经好友的催促,她才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几次辅导后,心理老师建议她去北医六院看看,很快她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39.9%的受访者曾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34.38%的受访者表示,即使患上抑郁症,也不愿意去看心理医生。

缺 爱 的留守儿童易发抑郁症

我想要他们回家,我想爸爸妈妈回来管着我 有好几次,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话刚到嘴边,那边却匆匆挂了。 湖南初中生魏文,被欺负几次后养成了打架报复的习惯,却又挣扎着想回到正路来。

可是,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遇事便让他去找老师。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有一段时间,他不再想父母,即使想,也不像原来那样亲近。再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头脑里出现一死了之的想法。

他也曾经向父母求助过,说自己不想读书了,心里总在胡思乱想。父母不理解,骂他不知足。再提起时,父母心情好会说: 心里不痛快,就自己到街上去,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以后,父母再不允许他提起这事。

正是在魏文情绪起伏不定的这段时期里,一次洗澡房里的小小冲突,他一时冲动,用一把水果刀刺死了同校男生,被判徒刑。进入监狱时,魏文刚满17岁,正在上高中。

前,浙江温州一对夫妻将出生不久的二儿子留给父母,带着4岁的老大去欧洲创业。辛苦打拼10余载后,夫妻俩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于是从国内接来老二睿睿。头两年,睿睿较乖,第三年开始叛逆。他攻击性强,与同学相处不好,跟在国外长大的哥哥和在国外出生的弟妹都合不来。 我是父母亲生的吗? 睿睿时常怀疑, 为什么把我一人留在国内? 最近半年,他又上网成瘾,逃课辍学。父母劝不动很绝望,于是把他哄劝回国,带到温州康宁医院。该院副院长管伟立仔细检查后,确诊孩子患了抑郁症。 能治好他的病,花多少钱都行。 父亲痛心地说。

青少年的抑郁症不易被发现。他们不像成年人表现出唉声叹气的样子,也不总是独自在房间流泪哭泣。 管伟立介绍,他们更多地表现为易激惹、言行冲动暴躁、情绪易失控、生活懒散拖拉、情感淡漠等。

抑郁症的病根多在儿童期,5岁前甚至3岁前就埋下了。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医学与行为科学教研室主任赵旭东说,现在无论什么人家的孩子,富二代、官二代或平民子女,不少都缺 爱 。

6000多万留守儿童是最大的隐患。 赵旭东认为,家庭是孩子体验情感、发展情商的摇篮。孩子无法从 摇篮 中获得必要的安全感、尊重、亲密与爱,就容易出现低自尊、高抑郁等心理疾患。

摘掉 有色眼镜 ,正视抑郁症

爸妈:闹自杀是在 装病

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获悉,在春季抑郁症高发时,该院精神心理咨询科189张病床天天满员,病人平均需等候3~7天才能入院。据统计,住院病人近五成为12~18岁中学生。让人唏嘘的是,有些人向家长坦承有抑郁症,家长却不肯相信,认为孩子 意志薄弱 ,闹自杀是在装病,以逃避学习压力。

我们发现,家长对抑郁症常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孩子的情绪低落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 ,说 要死 是开玩笑,转眼间却目睹悲剧的发生。 中山三院精神心理咨询科主任医师关念红分析,中学生抑郁症频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抑郁症的先天遗传、青春期情绪剧烈波动、学业紧张尤其是升学考试的 压力山大 等。

关念红指出,和抑郁症相比,双相障碍更具有迷惑性,容易令家长误解孩子抑郁是 装病,靠意志能挺过来 ,从而错过孩子发出的 死亡预警 信息,拖延治疗,最终酿成悲剧。

长期以来,有些家长过于重视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让一些孩子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面对 青少年抑郁症 ,有些父母难以接受,他们非但没有给子女提供应有的陪伴、慰藉与帮助,反而指责批评子女 想不开 意志力不够坚强 ,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态度让会让孩子在抑郁症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病耻感 让大学生得病不易被察觉

和一些名人一样,大多数大学生抑郁症患者都有过 人前坚强,人后沮丧 的挣扎。他们大多擅长印象管理,在台前是阳光的正常人,在幕后却独自承受抑郁症带来的煎熬。走出抑郁症的阴影,不仅要靠大学生的 自我救赎 ,也离不开外部支持。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 公众对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和诊疗不甚了了,多数人对抑郁症一知半解,而一些蜻蜓点水、断章取义的 浅阅读 ,导致抑郁症被标签化、污名化。大学校园里患抑郁症的学生人数在增加,有些大学生以及他们父母却往往存在 病耻感 ,刻意避免与老师、同学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医问药。

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张腾曾是抑郁症重度患者,他接触过不少的同龄病友,他们在初期时往往不愿示人。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至少是13万,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

由于心理问题有很大的隐藏性,如果当事人回避,老师们也难以发现,高校对抑郁症学生的前期筛查难度可见一斑。面对这些困境,长期在大学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的章文和秦琳都觉得当务之急依然是 脱敏 ,让学生和家长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抑郁症。

像了解感冒一样认识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预计到,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人群约9000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因此,认识和了解抑郁症,提高对抑郁症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从社会层面上防止抑郁症的重要措施。

作为一种精神疾病,现代社会对抑郁症的认识也日益充分,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抑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抑郁情绪不是悲伤,而是缺乏愉悦体验),并不是有抑郁体验就是得了抑郁症。当我们面对挫折、失败等负性事件时,产生抑郁情绪是一种正常反应,一段时间后,我们经过调整是可以走出来的。只有长时间(持续两周)、无原因处于抑郁状态中,才可能是抑郁症。所以,有抑郁情绪不要紧张,但较长时间的抑郁体验是需要警惕的,应该向专业人员求助。

抑郁症对患病者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情绪,还可以体现在思维活动、意志行为和生理等方面。典型抑郁表现可以为 三低 :情绪低落、思维活动抑制、行为活动减少。抑郁症可以伴有生理不适体验,常见的有无原因的头部不适,胸闷等,但一般来说这些不适都无法找到生理疾病的客观依据。

当前对抑郁症的治疗措施相比前已经有非常大的进步,总体而言,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疗且总体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疾病。通过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或者明显好转,但及时诊断、系统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作为非专业人士,如何面对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呢。首先,不要歧视,不应该从道德角度评价抑郁症状,如指责患者懒散、不思进取、不孝顺等,将疾病与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混为一谈;其次,表达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不应该是简单的安慰 没事的,坚持一下就好 有人比你更不幸 等;做好陪伴和支持,陪伴中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充分沟通,家人、亲友的情感支持和帮助对于患者恢复自信、改善症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重视运动的作用,抑郁症患者往往因症状影响不愿参与运动,家人亲友的陪伴、鼓励在此时就是非常重要的支持。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对于日益普遍的抑郁症,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像对待感冒一样,加以认识、了解和理解,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 知郁、治郁 ,避免抑郁症带来更多的恶果。

预防

面对精神刺激 积极寻求外界帮助

其实,抑郁症不仅是可以治愈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如何预防患上抑郁症?可以做以下尝试:

培养良好的人格

面对精神刺激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增强自信心,提高处理繁杂问题的实际技能,这也是最关键的,避免外界刺激对自己造成严重的心身损害。

交一批好朋友

要多交朋友,把自己置于集体中,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寻求温暖和友谊。不要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些不顺心的事。

保持一份好心情

忧郁情绪随时都会发生,遇到不愉快的事,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豁达的情怀。学会直率、坦诚,不要过分自责、自卑、自怜。

保持一份好奇心

广泛的兴趣是抑郁症的 救生圈 ,当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他的快乐也只能是单向选择,这种快乐也是不稳定的,应该借助多种方式调节释放自己。

(半月谈网记者王静 综合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西安晚报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