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刺猬的优雅》赋予的意义

《刺猬的优雅》赋予的意义

时间:2022-03-29 10:25:01

相关推荐

《刺猬的优雅》赋予的意义

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是一部社会伦理剧,影片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渲染、没有刻意设计的戏剧性冲突,却将社会多个层面的人际关系的差异,即平实又富于哲理的重叠在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故事当中。影片中三位主人公,代言了生活在当代社会中人所共有的基本情态,家庭伦理、情感关系和社会层级的归属,将观众对不同人物命运的期许与无奈,一一交代在一栋上流社会的高级公寓之中。

没有宏大叙事,没有英雄的辉煌,也没有当今流行的貌美女星,影片以主人公荷妮的平凡生活为主线,讲述发生在她周围不同阶层的生活态度,主人公那令人期待的偶遇温情,构成了故事诱人的高潮,还有天才的小哲学家帕洛玛充满愤世嫉俗的旁白,淡然和缓,共同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荷妮:精神生活的超越与情感关系。公寓位于巴黎左岸政商名流聚居的高级地段,荷妮是中年平民妇女,为上流社会聚居的高级公寓当门房,她不漂亮也没有姣好身形,不露一丝笑容,甚至邋遢不事打扮,这样一个庸常淡寡、无趣的主角,究竟编导演想对观众说什么?

这样一个平凡相貌且慵懒的外表,内心的善良和不为人知的精神生活却与她的外在形成了巨大反差。 荷妮守寡多年,底层身份,收入微薄,却不可思议的有着一间藏满哲学书籍的密室,她安于独处和阅读,以研究中世纪哲学、弗洛伊德和胡塞尔现象学自娱独享。平日里她小心谨慎地隐藏着这个雅好,却以世俗期待她底层草根身份的模样示人。

影片中身处同一幢公寓的人物所归属的阶层与身份,无论高低,都恪守着外在而表面的身份,然而两者内在的精神活动却戏剧般的被颠倒了,美德与平庸在社会身份的背后不期而至的互换,才是影评原创者想要就是说出的社会真相。这种身份颠倒的里表暗示,同样可以挪移到社会性别的认知上,比如男人本该刚强、担当,和女人本该柔弱、依赖,而现实中却常见颠倒的现实。

荷妮因知识和美德随着剧情和缓的展开,一直延伸到故事的结尾,电影散场了,而荷妮感情的故事留给观众的想象却刚刚开始。

富家女帕洛玛的反叛:寻找存在意义的社会符号

国会议员的小女儿帕洛玛生于富有家庭,她看腻了公寓中居住的政商名流、知识精英被世俗的价值观绑架,十二岁既思考着存在问题的小哲学家,她的反叛被认为是精神出了问题;她对学业“不思进取”,整日手不离摄像机,任意拍下身边所有可进入她镜头的人和事,她看透了精英家庭浮华外在的本质,厌烦了身为国会议员的父亲迎合世俗、虚伪荒谬的人生,以及他代表的上流社交圈子,她担心自己无法逃脱同样的生存模式,于是计划在自己十三岁生日那天自杀,并放火烧掉父母象征愚蠢市侩的豪宅。

唯一令小帕洛玛犹疑是否需要留在人世的,是与自家阶层完全不同的女门房荷妮、和新邻居日本人小津先生的相知相识,小帕洛玛常去小津先生家下围棋,她有段经典台词:“国际象棋要杀死对方才能赢,围棋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得活下去才会赢,而且还得设法让对方也活下去,生死只是布局好坏与否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布局”。

小津先生代表着外来的东方文化的新鲜思想;而没有社会地位的女门房荷妮的浩瀚书海和哲学意味的简单生活,给小帕洛玛带来积极开阔的精神世界。小帕洛玛的母亲、国会议员家的女主人终日靠药物抑制已患了十年的心理疾病,从未对自己和环境有过些许深入清醒的认知,除了被她认为是精神病的小女儿,这栋高级公寓里没有人真正关注过那位不一般的女门房,正在发生的动人故事更是无人知晓。

小津先生:审视西方社会人际交往的坐标。新入住高尚公寓的日本人——上流社会的小津先生(伊川东吾饰演),一位退休的高级音响代理商,他的出现,与荷妮和富家小女是一个波澜不惊的邂逅,他特有的东方式文化思维和生活态度,在这栋公寓虚浮的人际关系中,显得格外另类。他简约而拘礼的家,充满了东方古雅禅意,厕所装有音乐声效,用以掩饰客人如厕时声响的尴尬,这一风趣的细节,显示不同文化的背景的两位主人公初识的交往中堪称点睛之笔。

惯来外表冷漠的荷妮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小津先生待人的温和细腻,像春日暖阳,逐渐融化了荷妮刻意隐瞒的内心,二人和小女孩帕洛玛建立起一个无形的人际小圈子,三个貌似不相干的人成了朋友,彼此分享着思想和精神上令人欣喜的真挚交往。

结语:戛然而止的美好。当观众看到荷妮即将要拥有美好的开始时,刚要展开一副画面又因为女门房的车祸戛然而止;死亡本被富家小女儿看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最终她成为荷妮最终遗憾的见证人。多条故事线索穿插在一起,让一切自然的发生和结束,其中又以多种角度证明生命中获得亲密关系的可遇不可求。艺术作品中虚构的故事却是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发生,它既美好又稍纵即逝,或许就是影片作者想要提示我们的,什么才是人世间最具价值的。

影片结束得迅速且一笔带过,结束在荷妮的亲密关系正在展开时,观众所期待的皆大欢喜即将发生时,却在突如其来的车祸中戛然而止,荷妮的意外之死,既见证了生命的无常和情感关系的不可预期,同时又自然的牵出一个假设:如果荷妮没死,嫁给了彬彬有礼的小津先生,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影片结尾如果收拾得皆大欢喜,那么观众不过是又看了一部好莱坞电影,让荷妮和小津先生重复了上了岁数的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而已。

同为女性的小说原作者和影片编导,她们洞悉现代社会个体的、社群的情感现象的焦虑,偏偏让荷妮在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时刻突然死去,甚至没有悲剧式的渲染、不着笔墨的收场,虽然打击了观众善意的期待,尽管终结了即将发生的美好,但是,却延伸了人间社会无尽的追问:为什么我们身边令人满意的情感关系这样稀少?

不论富人还是穷人、也不分身份的高低贵贱、情感关系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心理影响之重要、原因何在?决定我们社会的情感关系最具价值的是什么? 生命中亲密关系的偶然相遇和必然的终止,终极意义在哪里?影片的原创们为社会学情感关系的研究,留下了切切实实的哲学思考的空间。

荷妮和小津先生精神旨趣相投,这段尚未明朗的情感关系,还没来得及开始就匆匆结束了,故事结束得既真实又令人猝不及防,荷妮的生命终止在一种温情的憧憬开始时,或许是另一种幸运。

编导演为影片的富有哲理的思考可谓简约而精致,影片还启示我们,往往被见证的理想亲密关系,因为短暂而致远,也因为情感关系修止于美好而纯粹的那一刻,而令人深感珍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