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闲话张爱玲及其笔下的爱情及世情

闲话张爱玲及其笔下的爱情及世情

时间:2021-04-24 03:31:22

相关推荐

闲话张爱玲及其笔下的爱情及世情

网络流行一句话:“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惑年”,窃以为相信这句话的人即使到了不惑之年也不会真正读懂张爱玲。

张爱玲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出名要趁早。她本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23岁就发表了《倾城之恋》、《金锁记》、《第一炉香》等作品,在文坛上大放异彩。

另一方面,可以说除了《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之外,她最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都在23岁写完了。彼时,张爱玲并没有真正谈过一场恋爱——她在24岁才遇到胡兰成。无独有偶,写下《简爱》的夏洛蒂勃朗特终其一生都没有谈过恋爱。

因此,一个人不一定非要亲身经历才能读懂一部作品,读懂一个人。再说句不客气的话,如果一个人在20岁左右的相似年龄都读不懂23岁的年轻人写的作品,难道她到了中年就能读懂吗?不过是代入个人感情的自以为懂罢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然而这世上,本就没有谁能够真正懂得谁。

除了年少时看过张爱玲的散文《天才梦》之外,我在之前并没有读过张爱玲的小说——因为我当初竟然狭隘的相信张爱玲写的都是男女之情,而我,恰好一点也不爱看言情小说。众所周知,张爱玲的语言格外的生动得到,我今年开始看张爱玲也是出于学习其语言拿捏技巧的目的。

在读了几本张爱玲的小说之后,我才惊讶的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她写的并非爱情,而是世情。

例如《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她不过是同时渴求奢华生活和年轻英俊的丈夫,真心有一点,欲望更多一些。若要她为爱放弃富贵,她是万万不肯的。

再如《倾城之恋》,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个人的如意算盘都打得噼里啪啦响,相互计较谁多爱了一分,谁处于下风。

可以说,张爱玲的作品里压根就没有纯粹的爱情,一心只想要看罗曼蒂克的读者不如转战琼瑶,那才是真正的毁三观的爱情至上。

作家们在写作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的掺入个人经历,张爱玲也不例外。

比如《心经》里许小寒对父亲的爱恋,是张爱玲恋父情结的映射。

《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的自卑懦弱、对父亲和继母的憎恶,既是弟弟张子静的个性展示,通篇也夹杂了张爱玲自己对父爱的渴求,对继母的厌恶和痛苦生活的回忆。张爱玲在年幼时曾因继母的缘故被父亲毒打和幽禁,《茉莉香片》中也记叙有这一相似事件。

此外,透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她笔下的母亲对子女大多亲情淡薄,譬如《倾城之恋》中白母对白流苏的不闻不问,这也是因为在张爱玲的生活中,母亲一直对自己很疏离。

张爱玲有许多作品都是写宅门深处的女子,写她们在经济上对男人的依附性和生活的压抑,写男女之间的博弈,而且清一色的几乎都是悲剧。因此当时也有不少人觉得她的作品没有深度,傅雷曾对此提出建议,希望她能把眼界放宽,不要局限于男女之情。

虽说张爱玲的作品不必尽数读遍,但不管怎样,选择阅读她的一些经典作品,透过她的笔去看世间百态、人情世故,总归是好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