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有时候 听妈妈的话 真的会毒杀一个生命

有时候 听妈妈的话 真的会毒杀一个生命

时间:2022-01-20 21:27:00

相关推荐

有时候 听妈妈的话 真的会毒杀一个生命

你安静了,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春潮》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这是音乐才子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中的一段。

母爱,应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为母则刚”“母爱如山”“咽苦吐甘”……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赞扬母爱的句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还有像孟母三迁等故事,一直传颂着母亲对子女的付出。

作为子女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在不断要求着我们要对母亲付出表示感恩,要记得回报母亲的爱。

但是,从近几年的各种话题来看,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已经不再限于大众宣传的无私、厚爱,还有一部分,并且占比不小,是可怕、残忍,并且影响持续终生甚至延续至下一代。

今天看了一部国产电影《春潮》,是杨荔钠导演,郝蕾、金燕玲主演,曲隽希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

郝蕾,是一位我挺喜欢的女演员。虽然,她的作品不算多,但是每次的作品,总会给人一些思考。

这次的《春潮》,郝蕾扮演的是一位名叫郭建波的社会新闻记者,她总是及时报导者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问题,诸如老师性侵女学生、艾滋病群体、农民工问题等。

电影一开场,就是她在地铁上为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让座的情景,镜头一转,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她亲自去面对受害者以及那个变态的老师。

在听到那个老师说“她们都是自愿”时,郭建波实在忍不下去了,直接摔包到那个禽兽身上,转头就走。感觉帅呆了。

本以为,这样一个正义感爆棚的记者,成长的环境一定也是充满爱的。然而,现实却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工作结束,回到家,母亲正带着一群人在自家排练即将要表演的合唱节目《我和我的祖国》,从她们母女的简短到不行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微妙的气息。

后来,在晚饭时间,从郭建波的女儿郭婉婷口中,我们了解到,原来她们母女关系却是不和谐,并且似乎已经挺长时间了。

而母亲对女儿,似乎也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爱意。

比如,母亲甚至都没有跟女儿说,就把自己的姐妹接到家里,让她住到了郭建波的房间。给出的说法仅是,郭建波有自己的宿舍,也不常住家里。

虽然,郭建波确实也成年,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但是,不是有句话“父母健在,无论子女多少岁,依旧是孩子”。可是,郭建波似乎并没有这样的体会,或许从来没有过。

电影中,除了上面的场景,还有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母亲在饭桌上指桑骂槐郭建波,一个是母亲对着刚刚见面的男性拐弯抹角说郭建波,还有一个就是郭建波在自己母亲病房对着镜子的独白。

作为一名社会记者,郭建波的职责需要她能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客观的态度报道出来,以督促社会的进步。

就是这么一个行为,在她母亲的口中,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忘恩负义的行为。

用母亲的话来说,拿着国家发的钱,吃着国家给的粮,还在指责这个国家的不好,是多么的不知廉耻。

在这里,我相信,这位母亲是把自己拉升到了祖国的位置,她其实真是想表达的是,自己的女儿,吃着自己的,喝着自己的,却经常对自己摆脸色。是一个不孝,无羞耻的人。

但是,作为一名母亲,她的做法又是如何呢?

对自己女儿的工作,指指点点。只要女儿发表一些看法,无论是正确与否,第一反应就是怼回去。只要是女儿说的话,表达的观点,那就是不对的。

在外面光鲜亮丽的母亲,在家里却是一个一言堂的掌控着。

后来,在郭建波的独白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常常夜不能寐,早上听你刷牙洗脸的声音,我就能知道这一天将会如何度过。你一个人掌握着整个家的氛围。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谁又能健康成长呢?

作为一个,在面对女儿第一次带回来的男性时,很真实的把能说的不能说的全都说了。

“到了这个年纪,都还不嫁的话,那就没人要了,是不是?”

这话,从一个母亲口中,当着女儿,当着另外一个初次见面的男性说出来,这难道是母爱?

如果说,这是母爱,恕我不太能理解。

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始生病。在病房中,郭建波为自己的母亲擦洗了身体,对着病房的窗户,第一次说出了心里的独白,不知道是在对母亲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你安静了,整个世界就安静了。就让我们这样安静地待一会儿吧。

多么沉痛的自白。四十几年间,母亲到底是说了多少伤人的话,让郭建波竟然觉得,这样的安静如此的美妙。而不是因为母亲生病的慌张。

然而,最可怕的是,作为一个母亲,竟然能狠下心来诅咒自己的女儿会遭报应。

报应,多么可怕的词语。竟然是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来,“送”给自己女儿的。这是有多恨?

“你什么时候能够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真正的荣耀。”

现实生活中,我听到过各种母亲的形象,其中一种就是这样,总喜欢在家里的无论是大小的争执中占据制高点。似乎,争执的胜利与否代表的是话语权的在与否。

然而,家庭不就是一个可以随意表达观点,无论孰是孰非,仅仅探讨观点的存在么?

在郭建波的自白中最后说道,多少个夜晚,我想躺到妈妈的怀抱,但是却躺到了各种男人的怀抱。你希望我能找个好男人结婚,有一个家,有个体面的生活。我不。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子女为了不让母亲“称心如意”,总是与母亲唱反调。却最终造成了两败俱伤的状态。

母亲多了一个“讽刺”子女的机会,而子女也失去了可以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在郭建波小时候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对未来没有幻想。我在这里出生,也将在这里死去”。

回想我自己小时候,脑海里怎么会有生与死的概念,甚至“生”“死”这两个字都不曾出现在词库里,唯一的想法应该就是,妈妈什么时候能不管这么严,能让自己出去疯玩。

这些年,“原生家庭”这个词语一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原生家庭确实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就像郭建波一样,最后导致了伤人伤己的境地。

但是,原生家庭并不是子女们放弃自己的理由。即便是出生、成长在原生家庭环境的你们,依旧可以选择继续承受原生家庭的伤害,还是选择走出去。

原生家庭不是你抛弃自己,放弃自己的理由。

还想再说一句,给那些不愿意给予子女爱的母亲,如果不爱,还请及时止损。这样,对你,对他们都是一份最好的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