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

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

时间:2021-09-29 05:06:55

相关推荐

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着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义

作者:张松法

随着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西汉竹书等出土文献的不断面世,让我们看到了比传世本《老子》更为古老的西汉、战国的版本,通过这些出土文献,让我们纠正了不少传世本上的错误,比如第八十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原来应该是“使命重死而远徙”;还有第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原来应该是“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上善若水一词,出自传世本《老子》的第八章,对于上善若水一词的理解,已经见诸于书上网上,这里就不再一一引述了。

为了真正弄清楚老子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先看经过《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等诸多学术专著整理后的校正版《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上善若水,帛书甲本作“上善治水”,当同音假借为“似”,帛书乙本、西汉竹书作“上善如水”,传世本皆作“上善若水”。现按照传统习惯统一写作“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帛书甲本、帛书乙本、西汉竹书皆作“有争”,而传世版本皆作“不争”,意思似乎完全相反。今按更古老的帛书甲乙本、西汉竹书改作“有争”。

予善天,言善信,帛书甲本作“予善信”,帛书乙本、西汉竹书皆作“予善天,言善信”,疑是甲本漏抄了三个字,今按帛书乙本、西汉竹书、各传世本改作“予善天,言善信。”

争,根据《说文》:引也。《说文解字注》:凡言争者,皆谓引之使归于己。《广韵》:争,竞也,引也。《康熙字典》又引《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可见,争就是争取,把东西归为己有的意思。

水善利万物而有争,表示水能够滋润万物,但也有所争取。

那么,水争取什么呢?很显然,水要争取的就是下一句“居众人之所恶”,表示水争取处在众人最瞧不起的地方。

水滋润了万物,却不争取处在受夸奖的位置,也不争取处在显赫的位置,反而争取处于“众人之可恶”的位置。水的这种思想理念,似乎完全跟一般人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老子认为,正因为水具备这样的思想理念,故最接近于道。

按照上述的理解,应该是很通顺的,但傅奕、王弼、河上公等传世版本,又为什么会把“有争”改成了“不争”呢?

一,是因为在断句上,把“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断成了句号,而“有争”一词,人们在习惯上都会理解成争取利益,这样显然就觉得不符合老子的精神,于是把“有争”改成了“不争”。

如果把“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断成逗号,则意思就完全清楚了,原来老子争取的是“居众人之所恶”,或者说是自甘卑下。

二,还因为本章最后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忧”,传世本根据这句话,更加相信《老子》的原文就是“不争”。却不知道这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忧”,是连贯着“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而来的,若能达到这“七个善”,也就是不争了。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句话的意思非常简单,无非表示能够好好的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居住,能够好好的把内心修养到道的深度,能够好好的遵循天道并依道而行,能够好好的说话而取信于人,能够好好的处理好所有的公事私事,能够好好的事奉有才能的人,能够好好的在恰当的时候有所行动。善,就是能够好好的做点什么的意思。

如果什么事情都能够好好的做好,也就是不争。现在一般人,每做一样事情,几乎首先考虑的是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而老子认为,只要能够把事情好好的做好就行,有没有好处是不用去考虑的,也不用去争的。所以,《老子》紧接着就写了“夫唯不争,故无忧。”

综上所述,前面所说的“有争”,就是指争取处于让人瞧不起的位置;后面所说的“不争”,就是不去跟别人争夺利益。可见,“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比“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更加符合《老子》的本意。

另外,《老子》第七十八章又提到了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勿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这一章的内容,各版本除了部分字句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这一章的意思也非常简单,老子认为,水能够胜坚硬,柔弱能够胜刚强。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又来了,像水一样的柔弱真的能战胜刚强吗?像水一样的自甘卑下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像老子自己所说的“求以得,有罪以免”吗?或者问,天道真的能损有余而补不足吗?

其实,这已经是第N遍的回答这个问题了。

《老子》之所以称为《道德经》,因为《老子道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先天地而生的道,道的形体是虚无飘渺的,道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所以《老子德经》提出了,只要人能够像道体一样的无,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就会让人得到有;人若是拼命想要有,道就会让他变成无,这就是有无相生的原理,也就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无我、看清、做对、双赢,无就是让自己的心达到虚无,也就是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开老子所说的一切可欲和不知足,抛开自我的一切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摘掉所有的有色眼镜,达到无我的境界,这样才能像旁观者清一样的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看清了客观事物的真相,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对而获得双赢,获得双赢就是让自己也得到利益。

道家就是先让自己通过柔弱不足来达到无我,在无我的境界上,就会有一个空灵的心灵,在空灵的心灵中,就会像无中生有一样的产生灵感,这些灵感就会像旁观者清一样的看清,就会在灵机一动中产生奇思妙想,有了看清和奇思妙想,就能达到做对双赢,有了做对双赢,就能得到自己的利益。

人若能像水一样的柔弱并自甘卑下,就是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使自己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是效法道体的虚无,在无我的境界上,才能产生智慧来看清做对,所以《老子》全篇不厌其烦的讲述了要上德若谷、知足、生而不有、大国以下小国、柔弱、不争等字眼,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效法道的虚无,从而达到无我的境界。

运用无我境界上的智慧来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再运用智慧来选择最合适的具体方法手段,有了这些具体的方法手段,才能把事情做对,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千万不能把《老子》的道当成了具体的方法手段!《老子》绝对没有要求我们把柔弱、不争、自甘卑下等,当作方法手段去用!如果把道当成了方法手段来理解,真是对《老子》莫大的误解。

《史记老子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们所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老子的“道法自然”有什么不一般的含义,再看《道德经》二十五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到底什么意思?请看《道德经》最后五章

传统文化对“双赢”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心慧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