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羞耻与内疚 你真的分得清吗?

羞耻与内疚 你真的分得清吗?

时间:2020-11-22 17:18:57

相关推荐

羞耻与内疚 你真的分得清吗?

什么是羞耻感?

羞耻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感受,从心理学上说,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羞耻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感受,当我们认为自己在被他人审视,并因此感到不安的时候,我们就会打心底里感到羞耻。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我们通常认为羞耻感虽然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对人也有有利的一面。但现有研究发现,羞耻感并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过多的羞耻感还会对人的社会功能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也就是说,羞耻感对个人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而且容易产生羞耻感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并且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交习惯。既然羞耻感有那么多的弊端,为什么还会有很多“适当羞耻感对人的心理有利”的言论,并且让人深信不疑呢?

因为很多人把羞耻感和内疚感混淆了。内疚感,确实可以促使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做出补偿。而羞耻感,则会使人逃避。

什么是内疚感?心理学上将容易感到羞耻的人格特质被称为耻感倾向(shame-proneness),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琼·坦尼与美国休斯敦大学的龙达·L·迪林等研究者发现,耻感倾向会增加一个人产生其他心理问题的风险。

研究者回顾了过往108项研究,其中共涉及超过22000名志愿者。对这些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耻感倾向与抑郁焦虑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

坦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羞耻感并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交往上做出合理的行为举动,反而是与羞耻感有一定相似性内疚感,能够促使人们更适应社会生活。

人们常常将羞耻和内疚混为一谈,但它们相差甚远。

羞耻和内疚的区别

▶ 有耻感倾向的人

在做错事之后,可能会这样想“我真是个失败者,我就是无法做好事情”。

羞耻的感受令人痛苦、具有破坏力,它会打击一个人自我认同的核心,并且可能引发自我挫败,拒绝积极生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 有内疚倾向的人

倾向于会想,“我为做错事感到非常抱歉,我给别人带来了困扰”。

内疚感虽然也令人痛苦,却不像羞耻感那样具有破坏力,它可以促使个体做出积极的改变,来弥补过失。

有内疚感的人具有共情能力,他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做出利他行为,能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内疚阻止我们伤害他人,鼓励我们建立符合共同利益的关系。

当感到内疚的时候,我们将目光转向外部,设法逆转自己造成的伤害。

而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转向内部,专注于自身的情绪反应,这使得我们自己内心情绪翻涌,却更少地留意周围所发生的事情。

发表的一项研究清晰地指出了内疚与共情之间的联系。当时在澳大利亚乐卓伯大学的马特·特雷比和同事们率先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志愿者感到羞耻或内疚的倾向。

他们让363名志愿者观看各种面部表情,判断一个人的情绪是生气、悲伤、快乐、恐惧、厌恶还是羞耻。实验证明,和有耻感倾向的志愿者相比,有内疚倾向的志愿者观察得更加准确,能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情绪。

所以在我们做错事之后,可以先判断一下自身产生的不适情绪是羞愧感还是内疚感。

摆脱内疚感常常比克服羞耻容易一些,这是因为我们有很多途径来纠正我们的错误,但是羞耻感却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给别人道歉远比接纳自我要容易得多。

如何治愈羞耻感?

治愈羞耻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理解阶段和行动阶段。这两个阶段相辅相成。

1、理解阶段

给予自己足够的耐心。充分认识羞耻感,也就是观察自己对羞耻感的反应,并且研究羞耻感的来源。

接纳羞耻感,和它和平共处,并且试着采取措施改变。

2、行动阶段

可以尝试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下,向值得信赖的人展现自己的羞耻感。

获得他人的帮助,重拾信心。再改变羞耻感带来的那些负面想法和感受,继而摆脱羞耻感的控制。

心理咨询热线:87271000

分清羞耻感和内疚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供稿 | 诸暨市社会心理服务业务指导中心

审核 | 傅剑东

图片| 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