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经济史观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英语短句 例句大全

经济史观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英语短句 例句大全

时间:2020-02-03 17:55:06

相关推荐

经济史观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英语短句 例句大全

经济史观,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1)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经济史观

英文短句/例句

1.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Marx;论马克思唯物史观与经济史观的关系

2.Discussing 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Hicks-On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浅谈希克斯的经济史观与研究方法——希克斯《经济史理论》解读

3.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4.Classical Economic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古典经济学与唯物史观——经济决定论批判之一

5.On the economic analysis paradig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论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英文)

6.Evaluating Objectively and Historically Economic Man Concept from Adam Smith;客观历史地看待斯密的“经济人”思想

7.Breakthroughs in Macro Economical Theory Bring Enlightenment to History;宏观经济理论的突破对历史学的启示

8.The Study on "Knowledge Economy"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知识经济”研究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9.The Issue of “Knowledge Economy”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知识经济”问题

10.The Imp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Max"s Manuscript of Economics-philosophy in 184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唯物史观意蕴

11.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1844:Macroscopic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Dialectics of the Practice;《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唯物史观与实践辩证法

12.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View of Developing Country;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13.Concep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14.The Scientific View on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Economy;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发展观

15.On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创新

16.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in 1844"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17.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Preface to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18.Historical Observation of Gathering Economy of the Neolithic Age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采集经济的史学观察

相关短句/例句

historical ideas of economy-spirit经济文化史观

3)Essences of Economic Materialistic History经济唯物史观菁华

4)History of Economics经济学史

1.On the Unity:Humanistic Economic Thought in theHistory of Economics;人本传统的统一:经济学史上的人本主义思想

5)Economic History经济史学

1.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conomic History;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史学解析

2.An Understanding of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Economic History;《国富论》的经济史学解读

6)history of economy经济史

延伸阅读

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涉及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从1967年起连续出版了《大陆中国的经济概貌》(1967年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估计》(1972年版),《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1975年版)、《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1978年版),1982年又出版了《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其中后三本书已有中译本。 《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77年。)是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于1975年7月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报告的汇编。据称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有28位美国国内外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有15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其中包括商务部、中央情报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在这本书里,有相当大部分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问题的。包括:1.工业发展史。如"1949年至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用工业"、"中国的工业体制"、"中国工业工人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工业的增长与前景"和"中国的钢铁工业";2.农村和农业。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农业"、"牵制中国发展的几个因素"、"1963年至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社体制"和"中国农村的工业化";3.基本建设与电信。如"1949年至1974年中国的基本建设趋势"、"1949年至1974年的国内和国际电信";4.国防经济与对外贸易。如"1965年至1974年中国的国防负担"、"中国和日本的贸易关系"、"1950年至197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此外,他们还研究了中国的技术引进和推广、中国的人口问题、沿海与内地工业发展的布局、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等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毛主席以后的中国经济》(中译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0年。)也是由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组织了37位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学者,会同美国13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编写而成的。书中集中研究了中国的以下问题:1.制造业和采掘工业。如"中国的政治斗争和工业增长(1965-1977年)"、"中国机械工业的调查"、"中国能源的系统分析"、"中国矿产经济"和"中国的电力工业";2.人口和劳动力的利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增长"、"中国在实现现代化中有关科学和技术的若干问题"、"中国1949年至1978年的就业政策(以农村生产妇女为重点)";3.农业。如"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国的粮食贸易"和"中国农业技术政策和能力的演变";4.对外经济关系。如"中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和"中美商业关系"等等。 1982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再次组织编写了《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中国》(中译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5年。),集中研究了"中国工业管理的改革"、"中国运输事业的发展(1971~1980年)"和"中国的劳动力(1957~1980年)"等经济史问题。 前苏联学者克娜瓦洛夫和莫洛佐娃研究了1949~1974年的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发展问题。莫洛佐娃认为在1974年中国有483200000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大约58%,其中有22%的人口居住在城中。她还估计,1974年,中国城镇人口约为1.7亿,占总人口的20%。她还研究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粮食产量问题。(注:彼得罗夫、莫洛佐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年。)对于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研究,他们大致把1949年到1957年作为一个时期,1958年到70年代末作为另一个时期。他们认为中国在第一时期遵循了既定的依靠苏联的路线,出现了工业的迅速增长,并为中国工业此后的成功发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