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怎样让孩子爱学习?

怎样让孩子爱学习?

时间:2024-06-02 01:34:51

相关推荐

怎样让孩子爱学习?

如何标记批注?

鸟语花香香书馆欢迎您

怎样让孩子爱学习?

孩子记不住总是有原因的,同时我们也会想到,孩子是不是什么都记不住?孩子也许会对动画片里的台词、人物记得很好。有些孩子对道路记得好,有些则是对歌星的生活信息如数家珍……那也就是说,孩子不是天生记不住的,只是学习内容给出的动力不足或是兴趣不足,才会表现出来“记不住”。 说孩子脑子不够用,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部归因”模式。所谓内部归因是把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体本身的特点,或者进而归因于天生、遗传。事实上,孩子探索世界、了解世界、学习未知事物的能力是天生的,他们是天生学习的材料。但当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的情境时,这就很容易引发他们的挫败感,一些孩子或家长就很自然地将它与自身的能力、遗传等联系在一起,甚至可能还会与家长自己多年前学习时的挫败感和错误归因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孩子不断地进行负面强化,无论孩子有多好的天赋,也会成了学习障碍。

家长应该肯定孩子学习的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发掘适合于他的学习方法。如果孩子已经将学习差与自身能力建立起了联系,那么就应该在催眠状态中改变这种联系,让孩子可以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主观式教育会干扰学生的正常记忆过程。比如家长会要求孩子边写边背,或者大声读才能背,这实在是个错误。因为每个孩子会有最自然、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样才会记得住。

那为什么记住了会想不起来呢?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潜意识开放的程度越大,接受力越强,但意识区的功能却未必健全。因此虽然信息自然而然地被潜意识吸收,但用意识调用时,却未必能随心所欲。只有当他们心情平和时,放松愉快时才能自然被调用。

不理解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平时记住了,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于是让孩子用自己家长理解的方式去学习,干扰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过程,导致事倍功半。

另外一方面,就是家长的负性暗示,使孩子记忆力越来越差。家长会说:“你怎么会记不住了呢?”“为什么会忘记了?”“孩子脑子不好使。”“真笨,和你爸一样。”(加下划线的字体当中,是潜意识会接受到的词汇)这一切暗示很容易地被孩子所接受,认为自己没想起来是因为自己的脑子不好用,自己天生就是记不住东西的,自己是笨的,而且是遗传来的笨!

其中的一个后果就是常常孩子在学习时会想:“我要好好记,别忘了。”这样的想法,绝对会干扰正常的学习过程,同时还有一个负性的暗示在里面,“忘了”这个词就是负面的暗示。

并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说明是否爱学习与遗传有关,但是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教育会促使孩子喜欢学习,家长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常听一些家长很无奈地讲: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还老找借口,说什么害怕学习。事实上,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有很多是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恐惧、畏惧心理,才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学习呢?人生而俱来的害怕只包括噪声、跌落和对疼痛的害怕,而其他的害怕和恐惧无一不是后天习得的——仅看过一个恐怖片就学会害怕黑暗了。所以,若排除生理原因,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害怕、畏惧的心理因素莫过于以下几点:

1.对未知事件的恐惧。尤其是在刚刚入学或升学之后,孩子面对的是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不认识的同学、新的老师,很多孩子会出现适应方面的困难,开始对学习产生害怕的情绪,而如果此时未加重视,这种情绪就很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道路上的难以清除的绊脚石。

2.对负面结果的预期和逃避。由于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一些孩子习惯于对事件结果做出好的预期,因此他们不害怕受到评价。而另一些孩子习惯于对事件结果做出不好的预期。“我一定学不好”,“我回答不了老师提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害怕去尝试,因为在他看来,结果一定是不好的,所以他们逃避学习。

3.不恰当的错误联系。学习对一些孩子来说,是成就感、是成功的机会、是父母的笑容、甚或是同学们的艳羡;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学习是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是紧张、是失败的危险、是有伤害性的竞争、是辛苦、是眼泪。一旦他们做出这样的联系,联系就成了他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总是自然而然地发挥着影响。

父母应该注意行为和教导方式保持一致,以免给孩子制造困惑。如果父母的行为和教导方式不一致,或者学校与家庭的教导方式不一致,就会给孩子带来困惑。比如说: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说“有好奇心好,值得提倡”,可他在班级里可能因提问某个问题而遭到同学的取笑。当孩子陷入困惑当中,就难以对学习产生应有的兴趣了。

另外,父母应注意适时地给孩子鼓励,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害怕的心理。适时地鼓励孩子对学习好奇,并鼓励孩子“犯错”,会有效地提升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懂得欣赏孩子的家长往往不会提出“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这样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只会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如别人”,那给出的答案越“满意”,家长恐怕会越“不满意”。

家长是孩子的主要依靠,所以孩子对父母的话具有天生的接受性。所以对孩子来讲,父母就是天生的催眠大师。如果父母对孩子讲:“你真不听话”,孩子就会做到你所说的,去“不听话”。

当我们对孩子说:“你别看电视”,孩子脑子想的是“看电视”;“你别总玩手机”,孩子脑子里想的是“玩手机”。

所以常常是孩子成功地执行了父母的暗示,父母却全然不知,却更加责备孩子,导致负面的循环,使亲子关系都受到影响。

所以要学习催眠式的语言,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去写作业?”这时孩子听到的是一句简单的提问,但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去写作业”的指令在内,潜意识全然会接受,孩子也不会感受到被命令,自然而然地接受“写作业”的指令。所以每个家长都要学习催眠,来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