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为什么中国孩子表达能力差?因为他们总是被迫“闭嘴”

为什么中国孩子表达能力差?因为他们总是被迫“闭嘴”

时间:2018-11-25 12:41:23

相关推荐

为什么中国孩子表达能力差?因为他们总是被迫“闭嘴”

看点对于孩子还在幼龄阶段的中国父母而言,他们的焦虑格外多样化。从身心安全到升学规划,无一不是挑战。为此,外滩君开设了“萌童计划”专栏,与大家分享对幼龄儿童成长有益的变革、观点、方法和故事。

由于传统教育与西式教育都存在着缺点,对不少精英父母来说,理念先进又有着本土内核的中西融合教育方式,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中西融合的教育存在哪些关键点?新方式下,学校与家长普遍存在怎样的缺陷,又该如何弥补?带着这些问题,外滩君与从事国际教育二十余年,资深IB幼儿专家陈孟蕾聊了聊,看看她对此有何看法。

文丨张凌锋 编丨Travis

“外国的月亮圆”,是中国国际教育,特别是幼儿领域最初的表现。

因为缺少足够的幼儿教育经验积淀,早期国内幼儿教育就像一位婴儿,蹒跚学步。受够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家长们对国际教育欢呼不已。

这一现象在“80后”精英父母身上最为明显。

具备多样海外求学经历,学成归来的高知父母,并不满足于传统的中国幼儿教育。“刻板、统一”的传统教育,似乎并不能支持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

体验过国内外教育差异的父母,也更愿意根据自身经验,为孩子选择“更优”的教育路径。

为此,我们有过一段时间的迷失,但这是教育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一开始,我们完全地否定自己,一直向外看,看得多了,家长与教育者们就产生了批判性思维:

‘一味追捧外国的教育真的好么?’

‘国外的教育适合国内儿童么?’

‘中国教育是不是存在着自己的内核?’

不同的地域培育了多样的文化,多样的文化组成了精彩的世界。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我们也似乎也不该用别人的教育方式来培育我们的孩子。

就全世界来说,培育优秀才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的实施方法,需要因地制宜。

至此,中西融合,似乎成为目前本土国际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

对中国家长与教育者来说,中西融合后的教育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与注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国际教育如IB相比,当前传统模式中的幼儿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改善?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外滩君与中国内地资历最老的IB培训师之一——陈孟蕾聊了聊。

陈孟蕾

现为北京一所幼儿园园长的陈孟蕾,早在1994年就开始在北京京西国际学校工作,有着二十逾年的国际教育经验。目前担任IB培训师、IB官方顾问,以及IB授权访问团团长等职位。

5月,陈园长还受IB海牙课程研发总部邀请,为即将面世的IB-PYP幼儿阶段课程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IB-PYP幼儿教育专家。

始建于1994年,为外籍人士子女提供教育的北京京西学校,曾被北京市、教育部及北京奥组委评为“北京奥林匹克示范学校”之一。

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

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向与丰富的教学资源,构成了先进的教育体系。但是优质教育绝不止于此,所有先进理念的落实、课程实施与资源整合,都离不开掌控其运转的核心枢纽。

教师,就是这一核心枢纽,也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陈园长说到:“教师的作用,就是恰如其分地进行教学。”

什么是恰如其分地教学?

恰如其分,就如同我们传统的阴阳平衡理论。

陈园长表示,当前的教育环境仍旧存在着极端化思维,不是左就是右,不是黑就是白。

以教学场景为例,中国传统的教学就像“向日葵田”,老师成为太阳,学生们就是田间整齐排列的向日葵,一切绕着太阳转。这样的方式能快速传授知识,但缺少了对孩子本身的培养。

意识到这一现状,害怕孩子“刻板成长”的老师或者家长们,就会向外国教育求助。相比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座位分散、吵吵闹闹、无秩序的外国课堂,在他们看来似乎更符合孩童成长的天性。

家长与老师这种非左即右的选择,在陈园长看来,其实缺少辩证性分析与理解事物能力的表现。

在幼儿教育中,自由固然重要,但知识的高效传输也不能马虎。所以,如何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放到中国的环境下去实施,同时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这样的融合,对老师是很大的一个考验。

因此,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在于教育资源,更在于优秀教师。这一点在缺少刚性教学大纲的幼儿阶段尤其重要。

再好的设备,再好的理念,缺少了熟练的实施者,那呈现的结果可能就存在问题。

幸运的是,我国目前在3-6岁孩童阶段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非常硬性地存在学术性规定。而是更多的关注大方向的发展。

对此,陈园长告诉外滩君,“我们当下的教育发展指南,开始看中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关注孩子个人态度与情感发展。

这些大方向的指引,证明我们的幼儿教育正在不断革新。老师们被呼吁更加关注孩童个人发展,教育环境也将从“向日葵”式教育向更高一阶迈进。

被迫“闭嘴”的孩子

教育指南对于儿童个体的重视,让鼓励孩子发言,尊重表达意愿,倾听其意见,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每天提出的问题,多达上百个。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加,提问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几乎不提问了。

这一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或许是因为问题得到解决,习得更多的知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提问与“说话”行为被压制的可能性。

陈园长认为,压制孩子声音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校与家庭。

1. 学校

提问发言这一行为,是孩子的天性。“学习有疑—提出疑问—获得解答”也是我们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但这一解决路径,事实上与传统教育存在着冲突点。

“高密度、快传授”的传统教育模式,似乎很难停下教学的脚步,真正倾听孩子,解决其发展需求。

就对知识体系的追求而言,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过于执着于知识的学习,势必会忽视个性化的发展。

前文提及的“向日葵”式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工业时期,科技发展迅速,而群众的知识普及率较低,社会需要快速地培育出一批具有相当知识水平的人。这就是“向日葵”教学诞生的背景:对技能知识需求巨大,个人发展并未被考虑其中。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一方式十分有效,它创造了大批掌握知识的工人,填补了社会空缺。但当时代继续发展,技能知识逐渐普及,批量式教育就会捉襟见肘。

此时,如果再执行“向日葵法”,单一方向、单一标准的教学,是很难让孩子得到个性化发展的。

以回答问题为例,一开始老师们会随机选择学生答题,但发现这样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最后就会发展成选择固定的学生回答问题,因为他们给出的答案标准、精确、更符合考试要求。

这种“完美”系统运行的背后,是诸多普娃不被重视的发言需求。

对于这一观点,英国Ken Robinson爵士深以为然。他曾表示:所有的孩子都很有创造性,但这些创造性在孩子5岁的时候,也就是学前班,几乎被老师都抹杀掉了。

2.家庭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学校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脱离家长,只谈论学校压制如何学生的发言,这显然是不客观的。

家庭环境下,孩子的发言权存在着哪些问题?

最主要的,其实是孩子的行程安排。出于升学与学习需要,兴趣班成为孩子日程中的高频词:美术课、钢琴课、轮滑课、跆拳道等比比皆是。

报名课程前,家长会不停询问孩子兴趣所在;报名之后,却鲜有人聆听孩子的心声:

音乐课唱的好不好?

跆拳道想怎么学?

美术课还有兴趣吗?

付完报名费的家长,自以为尽了所有义务,对孩子的想法与抱怨置之不理。培训机构的学习过程又大多只注重技能,忽视个性发展。长此以往,发言积极性被打压的孩子,逐渐减弱了自己的“音量”,直到干脆不发言,自信也消失殆尽。

相比而言,发言行为被尊重的孩子,不论声音正确与否,都被给予了提问与试错机会。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的声音被聆听,观点被重视。经过反复锤炼之后,他们便能掌握明确阐述自身需求的技能。

陈孟蕾园长告诉外滩君,“孩子天生自带发声的能力,只是在后续成长过程中被不断压制。对于家长来说,越早意识到并培养孩子的发言意识,其实越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如何让孩子“发言”?

既然发言教育如此重要,作为压制孩子发言的两极,学校与家庭存在哪些需要的优化方向?

1.学校优化

对学校来说,课程,或许是一个较好的优化方向。陈园长以“水的教育”为例,向外滩君介绍了目前传统教育与IB教育的现状。

以传统教育为例,水的学习覆盖到:

化学式H2O、

水是如何来的、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中国几大淡水湖、

世界上最深的湖/海... ...

受限于课业压力与考试制度,传统教育更注重知识传递,缺少对信息的启发。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成为一种主流现象。

在IB教育中,水的学习则大相庭径。

老师们会确定“水”这一背景,随后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想法,组成不同小组:

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

水龙头里的水从哪里来,是怎么运输的?

人为什么要喝水,水在身体中如何起作用?

两条河如果对流,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石子投入水中会产生圆形波纹?为什么不是三角形、正方形?

世界上的水从何而来,最初的那滴水怎么产生?

在确定想法后,每个小组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假设求证,这些求证可以是上网搜索、书籍查找、专家咨询等。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所有小组也会聚集到一起,互相了解观点,互相探究,获得回馈,优化答案。

最终,一个“水的博物馆”被呈现出来,每个小组对自己如何提问、查找资料、总结,最后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做一个展示。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意见参与融合,孩子掌握了探索探与总结等技能,能动性与发言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家庭优化

与学校不同,家庭方面对于孩子发言的优化需要多方面进行。

首先,家长们要合理规划孩子的日程安排。

很多年轻的家长由于缺少育儿经验,受媒体与朋友圈相关信息的影响,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往往把孩子每一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部分焦虑的家长认为:孩子少掌握一项技能,那就是输。绘画班一定要报、钢琴必须要学、芭蕾舞也不能落下,对他们来说。多试不同的特长班,总能够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对此,陈园长给出了优化方向:亲子互动。

许多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其本身并不知道如何进行亲子互动。所以才会选择特长班来消磨孩子多余的时间。

事实上,亲子互动可以从微小的事情上做起。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呆在同一空间,然后留给孩子独立自由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具体表现在:

当孩子想读书的时候,可以与他们在同一空间各自读书,读完分享感悟;

当孩子想玩乐高并且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度过乐高时光;

当孩子想独自玩耍的时候,可以陪伴身边确保安全,但不干涉活动;

... ....

优化亲子陪伴的中心思想,是亲子共同相处,但却有着各自的安排,尊重孩子对时间支配权。孩子需要陪伴、我们给予关心;孩子想一个人玩耍,我们确保安全。

毕竟会玩,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其次,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受制于生育者的角色,部分家长往往与孩子形成上下级的关系。因此,家长们容易把对孩子的关注简单化:

我的孩子吃的怎么样?

我的孩子睡得怎么样?

我孩子上没上厕所?

我孩子喝了多少水?

这种把孩子简单化、样本化的模式,会让家长们陷入行为怪圈。即只关注孩子的日常琐碎,忽略了孩子发言权与个性化的培养。

优秀的家长,在身为孩子父母的同时,也是他们的朋友与问题咨询师。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做了什么,了解他们的社交问题,帮助解决生活困惑,是孩培养子发言意识的重要途径。

当然,培养孩子发言权,并不意味着无底线的倾听与纵容。

或出于溺爱孩子,或出于学习国外的开放式育儿理念的目的,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需求时,经常不知道如何拒绝,孩子说什么,就做什么,迷失了作为家长的自我。

在这样的培育模式下,孩子的行为举止难以规范,没有任何边际,成为公共场合像子弹一样飞,大吵大闹的熊孩子。

在陈园长看来,这种发言自由,并不是一个好的自由状态。规矩”,是家庭教育的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虽然各个家庭的背景条件不同,但家长需要明确一点:孩子在表达自我时,如果影响到他人,这种发声就不是一个好的状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图书馆中大吵大闹,又或者是在与他人的交谈中,一味输出自我观点,忽视“交流”这一特性,

理想的状态下,孩子在合理表达自身观点的同时,做到收放自如,与他人和谐相处,即“尊重环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