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唐高宗真相1早年真相

唐高宗真相1早年真相

时间:2022-01-29 17:00:30

相关推荐

唐高宗真相1早年真相

演讲人:孟宪实

讲师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国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著有《敦煌百年》、《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等论著。

内容简介:唐高宗,唐朝历史上一个尴尬的皇帝,人们一提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他的夫人武则天,他本人的身影反倒模糊不清,有人说他是懦弱无能,有人说他是精明智慧。那么,他的真实形象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回顾唐高宗李治的一生,早年的李治在他还没有当皇帝甚至还没有当太子的时候,他有什么样的经历,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全文:

唐朝的皇帝一共有21个,如果包括武则天的话。不包括那就是20个,在20个皇帝里面,统治唐朝时间最长的是唐玄宗,46年。第二位是谁呢?唐高宗34年,高宗是怎样的一个皇帝,不管你研究没研究过历史,不管你是从哪个渠道获得的知识,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唐高宗的形象。是个什么形象呢?四个字软弱无能。那也可以说,你看他比他父亲唐太宗就是无能,唐太宗千古一帝,那多厉害。比起他父亲来唐高宗简直就是大山生了个小孩子,太对不起他爹了。比起他后面的武则天好象也不如武则天威风。习惯的说法影响大家最多的作品不论是小说《隋唐演义》,《唐史演义》还是正史基本上都坚持了这个观点。说唐高宗软弱无能的,那还是客气的,你看看旧唐书的高宗本纪,新唐书的高宗本纪后面都有一个使臣曰。那就是给他做历史的那些历史学家他的一个评论。比如说《旧唐书》说,这个高宗没当皇帝的时候还可以,有长者之风,一当皇帝简直就换了一个人,要什么什么不行。舅舅被干掉了,忠臣被干掉了,然后奸臣甚嚣尘上。最后把社稷荒废了,差一点唐朝就让他给灭了。到新唐书说这事就不说了,就不再一一列举唐高宗的问题,那就不能再说了,只说他连累了他父亲。

说连唐太宗这样的英明之主对他的儿子也没有识人之能,没有看清他这个儿子,最后竟然让他当了皇帝,结果呢不堪设想。所以新唐书说高宗是一个昏童,我们听说过昏君,很少说昏童的。简单的解释,那就是傻小子,他立了这么一个傻小子当皇帝,你说这唐朝还有戏吗,当然没戏,具体的问题都不用说了。

在所有的书中几乎都是一个强调,虽然他通知唐朝那么长时间,但是很少有人说他好话。那我们今天开始讲解唐高宗跟大家一起去分析去了解这个人。

真的像大家印象的那样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吗?

解说: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第三个儿子,也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代皇帝。他真的是像一般演义小说和历史史料中所写的那样,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吗?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但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需要谨慎求证,因为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文字的背后,那么还是让我们回到唐朝那个时候,从李治的早年生活谈起吧。

在他小的时候有着怎样的特殊经历呢?

李治是有幸的生于帝王之家,不过早年的记载事迹不多,有那么几件事。第一件出生,还是很清楚的,就是因为是李世民的儿子,出生这件事也会被记录在历史史籍之中。贞观二年六月十三日李治出生了,贞观二年。李世民又多了一个孩子,心情很高兴,于是发了一个命令在今天宴请五品以上的大臣,同时又程度不同的赏赐,这是一个命令,李世民跟大臣们吃了一顿,喝了点酒,然后高兴赏赐了些东西。同时向天下发出了命令,在今天同日出生的孩子都赏粟,就是给米不给钱,给米,给多少没有记载。有一点普天同庆的意思,那毕竟是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生子高兴,大家跟着一起高兴,跟他同日出生的人也沾了点光。

第二件,转眼就过了一年,李治一岁了,一岁的时候要举行生日宴会或者是生日庆祝,其中有一个活动叫抓周。我们现在也有抓周这个事,孩子一周岁了,拿一些东西方在他面前,这是一种象征物,看看这孩子喜欢什么,抓什么,预测他未来会走哪条道路,会往哪个方向发展。现在我们这个仪式变成游戏性质了,不必当真的。当时是不是也不必当真呢,也很难说,但历史书有这个记载,说抓周这一天李治抓住了一只笔,然后有人在他面前放了一张纸,他就在乱画。使劲儿画,乱画,他也不会写字,当然他只能乱画,画画画出了问题,就是在纸角边出来一个字,写出来一个字,他不会写字的人写出一个字,写出什么字呢?敕字,李世民一看大惊,李世民在场然后马上发布了两个命令,立刻把这张纸拿去烧掉,同时命令在场所有的人注意了,今天这事儿谁也不许向外人说,如果说了严肃处分。

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李世民发出这么严肃的命令呢?这跟唐代的制度有关,这个敕字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大臣上来了奏疏,皇帝批准,或者是有什么奏议要求皇帝批准,皇帝同意或者不同意皇帝的命令的时候他就写一个字,写一个敕字,就是那个敕字,这个字写完了表示皇帝认可了。所以皇帝平时的日常工作干嘛啊,就是画敕,唐代就有这么一个词汇,叫画敕。重要的报告他要写一个敕字,所以在敦煌出土的文献中就有出土了这样的东西,一篇文书这么些的都是小字,旁边有一个大字,就是“敕”字,那是皇帝写的。

所以呢写敕字标志着皇帝特有的行为,可是李治一个一周岁的孩子,忽然写出个敕字来,这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不是抓周是表示田命预兆或者他以后怎么发展吗?现在他写出个敕字表示他有天命所在,以后他是不是要有关写敕字,那以后是不是要当皇帝,可是现在当朝有皇帝,以后也有太子,这个小王子跟他没什么关系,他写出来,李世民就紧张了,所以才发出了那两个命令。

我们现在的人已经不信天命这个事了,当然我们认为人的一生有因果关系,不会有天命这种事。你前面做了什么后来怎么怎么发展,这是因果发展积累了你的人生路径,但不是天命。唐代不一样,这个天命这个事有的人信的多,有的人信的少,但在唐代多数人是相信的,所以有很多事在唐代是很神秘的,比如说天象,形象,看看星星怎么走向,这个就是保密的。星象方面的书是不许公开的,都是有关部门专门掌握。你没事儿在今天咱们去看看星象,看看天上织女星在那儿,织牛星在那儿,牵牛星在那儿,这表示我们有天文知识。但在那个时候就不成,如果你一个人跑到外面悄悄的看天象,半夜里被人发现那就成了重大的问题。

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还是相信天命,相信天人感应,相信人间的事可以透过天象看得出来。所以像抓周这个事你可以不太认真当做游戏,那有人认真了这事就很麻烦,所以李世民下了这个命令。不过这个事究竟是有还是没有,因为就有一条材料记载这叫孤证,也说不太清楚。

解说:从这里看李治小时候似乎还有一点与众不同,抓周的时候用笔乱画居然能画出才有皇帝写的敕字。这和新唐书中说李治是一个昏童的说法完全相反,那么李治小时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孟宪实先生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李治很早就开始学习了,学什么呢?学孝经,孝经是儒家的一个经典,那么他这个孝经学的怎么样呢,学得好不好,你关心吗,还是我关心我们都无所谓了,皇帝关心。李世民有一次就问他,问李治你在学孝经,这个孝经你学得怎么样,你觉得这本书里面哪句话更重要,让他回答。李治应该是童年的时候两手一背回答得很痛快,说夫孝者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讲了一顿,回答得比我回答得痛快,很流畅,都是标准答案。讲什么呢?说这个孝经什么更重要呢?他就回答他父亲了,说孝这个事儿,是要在具体的事实中反映出来,最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在你对双亲的侍奉上是不是尽孝,后来呢,就是表现在你对君主的侍奉上是不是能表现出来。

最终呢,孝也是立身之本,如果你以孝的原则去侍奉君主应该怎么做呢?到朝廷上的时候这就叫进,要考虑尽忠的事。退要思补过的事,君主做对的事你要将顺其美,如果君主做错了你也要想法补遗,补他的错误,回答的挺好,挺流畅像背书一下。李世民说不错,回答的挺好,说如果这么做你就能够做一个很合格的臣子了。

今天可以很好地侍奉你的父亲,将来可以很好的侍奉你的兄长,所以这就是人子的角色。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什么呢?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李世民对这个小孩子的期望没有什么过高的,其实就是想让他好好的做一个臣子,现在能够侍奉父亲,以后能够侍奉哥哥,因为他哥哥早已经是太子了,这个地位早就确定了,所以这些事儿都可以看出来李治的早年其实是平淡无奇的,史臣们使劲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太多的事。这么点事儿就赶快的记录下来,其实呢,像这个回答孝经的本意的时候,不过是回答了标准答案而已,背书背的好。史书说旧唐书的高宗本纪讲说李治从小的时候就聪明,就仁厚。那么像孝这种事,当然是属于善良的一部分,他没有痴心妄想,仅仅想安于自己的本份,不过如此。这就是聪明善良,也算学习好算聪明,有一个很好心态就算善良。

这个事其实也是使臣找出来的故事,究竟能怎样的表现李治本质那也说不清楚,你说能够通过他回答他父亲这段话就说他一定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以后做的也很好吗,也很难证明,只不过是我们只能看到李治这点事。

李治九岁的时候发生了大事,就是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去世,李治只有九岁,这件事对李治的打击应该是比较大的,李治四岁的时候就册封为晋王的。应该讲从他册封为晋王的时候,四岁的时候开始他就有了一个独立门户了,就是有一个王府,有一个王府的官员,他就搬出去自己住了。现在到了九岁的时候他母亲长孙皇后突然去世了,他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所以当时他的表现哀痛伤绝,十分感人,就是他哭得很厉害,很伤心。左右的人们都觉得这孩子怪可怜的,也是很尽孝的,这么小孩子就这么懂得尽孝道了。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治这个表现当时也很满意,同时觉得李治才九岁就失去了母亲怪可怜的,于是唐太宗做出一个决定,从现在开始他要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生的最小的两个孩子,男孩就是晋王李治,女孩呢是一个小公主叫晋阳公主。那个女孩晋阳公主比李治还小,历史书记载晋阳公主在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不知事,他还不知道母亲去世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没有说她几岁,我们猜测大概就是两三岁的样子,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晋王李治从此以后就跟他父亲搬到一起住了。所以李治在接受了母亲去世的打击以后,下面的一段生活其实是李治跟晋阳公主还有李世民这爷三其实是住在一个宫里,这个事很多人不注意,我觉得很重要的。

虽然是李世民不一定天天在家,跟这两个孩子在一起,但是毕竟现在是爷三生活在一起。历史上没有记载,一个字都没有记载,在这段生活里李治跟他父亲发生过什么事,有了什么交流,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凭经验去想一想,李世民是皇帝,生活在父皇身边的李治会是怎么样跟他父亲相处这种关系,可以推想的是李治一定是尽量要表现出一个好孩子的样子,所以这段生活对李治一个更重要的影响就是很充分,很有机会地了解他父亲,把握他父亲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的在父亲面前表现。所以这段生活对李治个人的人格形成应该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解说:李治的这段生活使他更能把握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思,更容易在李世民面前表现自己,但当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承乾,二儿子李泰,小儿子李治。按照封建社会立嫡长子为皇太子的惯例,李世民的大儿子李承乾已经被立为太子,李治再怎么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将来也不可能当上皇帝,但是在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的位置突然出现了危机,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喜欢二儿子魏王李泰,太子李承乾感受到自己位置不保,开始跟魏王李泰明争暗斗,但结果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太子的位置落到了李治的头上。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李治最后当上太子,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孟宪实先生对此却提出的质疑,那么孟宪实先生的看法是什么呢?

在李治16岁的时候,忽然,唐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太子这件事。对李治来说太子、皇太子这跟他很遥远的事,很遥远的关系,可是在贞观十七年这个事发生了。皇太子的位置上是天上掉下来馅饼,砸在李治的头上,你看他的两个亲生哥哥,一个比他大九岁,一个比他大七岁,那哥俩早就死咬在一块了,现在说不清楚具体的李承乾和李泰的这种矛盾关系从哪一年开始的,但从贞观十四年开始关系紧张了,互相采取了一系列的斗争手段,太子和李泰他俩发生矛盾的时候什么因素是主要的呢?当然是皇帝,李世民立了太子以后,对太子也有欣赏,但他后来越来越倾向于喜欢魏王李泰,每一次他出巡的时候就让太子在长安监国,可是他把魏王带在身边,你说他对那个儿子亲,他喜欢魏王李泰,魏王这个人读书很多,很有才华,一手好的文笔,写起文章漂亮,然后他谈吐不凡,唐太宗特愿意跟他谈话。长知道,长学问,看他进步自己就高兴。

慢慢大家都看到了,这皇帝喜欢魏王李泰,这以后这太子的位置怎么样呀,大臣们就闻风而动,于是就形成了两派,一派继续拥护太子,一派拥护魏王,这事就出来了。以后太子也忙,太子也慌了手脚,他怎么办,他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千不该万不该他采取了一个最极端的手段,搞了一个谋反的计划,这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做的一件事,这个计划当然是没有实施,他是准备在特殊条件下实施,还没有等他实施,他的计划就暴露了,太子竟然搞了谋反计划,这太子还能当下去吗,所以从贞观十七年四月一日开始这个案件暴露了,有人告发了太子。朝廷就开始酝酿,那么谁来做下一任的太子呢?矛盾错综复杂,帮派林立,各拥护各的主人,拥护晋王的人就突然出现了,原来晋王跟这个事没关系呀,你想他比他哥哥小那么多,他没有经验参加这种斗争也好,这个劣势现在就变成了优势,他没有参与过斗争,他一直在外面,置身事外,置身事外怎么样,既安全又保险,然后还会赢得人们的好感。所以16岁的李治,在贞观十七年,忽然成了争夺太子的一匹黑马。原来他最没希望,现在那可就说不定了,太子肯定是下台了,那么是让晋王当太子还是让魏王当太子,朝廷分成两大派,互相都作用于唐太宗。结果唐太宗最早喜欢魏王,现在他开始动摇了。魏王失败有几条,后来魏王李泰失败了。魏王只做皇帝的工作,太唯上了,平时跟大臣的关系不好,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魏王有过度的表态,他看见李治有可能当太子,代替自己,所以就跟皇帝下决心做保证,写了份决心书一样,说以后我要当了皇帝以后,过多少年我就把我儿子杀掉,然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李治,传给我的弟弟。这一表态皇帝很感动,这儿子多好,对他弟弟这么好,连他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要杀掉,太让我感动了。皇帝还把这个事当成好事,去跟大臣们讲。大臣们立刻抓住不放,说这事不对,这是一个谎言,一挫就破的谎言,为什么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性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究竟是跟自己的儿子亲还是跟自己的弟弟亲呢,你们说说谁更亲,大家都会说那当然儿子更亲。儿子更亲怎么可能杀掉儿子把这个位置传给弟弟呢,那时候都没有人管得了他呀,他是皇帝,谎言,绝对的谎言,所以如果陛下要想让魏王当太子,那现在就处置晋王李治,把他安排好了,要不然以后他肯定没戏了,肯定让人干掉,人性是基础,如果你超出了人性那完了,你这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这是李泰过度表态,这个没有做好。

第三,当然还有前太子李承乾的拼命反对,李承乾说我已经是太子了,我为什么要谋反呢,我是被魏王逼的,是呀,一想大家也能想通这个事。做太子的早就是法律法规的太子了,你还在忙活什么呀,干了那么多勾当干嘛呀,他说是魏王逼的,如果魏王代替我做太子,那所有的人都上了魏王的当。李承乾跟他弟弟真是拼了,所以最后死咬住不放又有道理,李世民也得思考思考。那大家都说后来李治当了太子,李治自己干什么了?好象没干什么呀,所以好象大家都在为李治忙,李治没什么事在那儿,是不是这样呢?其实还真有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李泰,这个哥哥来找李治,说李治你跟汉王元昌关系那么密切,他现在出了那么大的问题,你觉得自己很安心吗?这个事是什么事呢?

解说:这件事情还要从太子争位的争夺上说起,当时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一个想保太子之位,另一个要夺太子之位。太子李承乾明显弱在下风,他最后孤注一掷想要谋反,当时他们的叔叔汉王李元昌也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但李治并没有参与。而李治和李元昌关系又不错,所以魏王李泰就问李元昌出事了,李治你觉得安心吗?

可是李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在给李治加码,让他退出太子竞争,说你有很大严重的问题,你跟汉王元昌,咱那个叔叔勾搭在一起,他有那么大的罪行,你也逃不了,你现在就趁早退出吧。其实话是这个意思,李治怎么表现呢?史书记载说李治就很紧张,很慌张,然后魂不守舍的样子,天天不知道怎么做。李世民看李治怎么了,然后问他你有什么心事,没事,没事,再问,问了好几天死问活问,最后李治:不得已说出了真相,说李泰跟我说汉旺元昌的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很紧张。

然后李世民立刻就改主意了,这个李泰太过分了,李治还是好孩子。你看这个李泰,这是在逼他弟弟,你着什么急呀,这个事要我定呀,你着什么急。你去逼他退,可能吗,这跟他没关系,你应该跟我说对不对,你现在悄悄的逼你这个弟弟,你现在用这种话来逼你弟弟,以后真让你做了太子,做了皇帝,你会怎么对你弟弟,你不会说你跟元昌关系好,现在你不行了。给你干掉,有没有可能呢?有可能。所以李世民立刻就后悔了,后悔当初曾经答应李泰当太子。这件事要怎么分析呢?就是李治这个表现,当李泰跟他说完了以后,他的那个表现是一种自然表现呢,还是一种深谋远虑之后的表现呢?比如说如果李治是一个昏童,是一个傻瓜的话他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说李泰一问他就紧张了,他就跟李泰吵,什么呀,你跟他关系也不错,我看,一吵坏了。两个人的形象都破坏了,跟他针锋相对,恶口相象不是好的选择。因为会给自己降分的,到李世民那么直接告状怎么样,李泰今天跟我说了这个事,意思让我算了,我就算了吧,或者怎么样,也不行。为什么?那是打小报告,是告恶状,那个意思也是在整自己的哥哥,虽然哥哥说恶话在前,你去向李世民报告那不就是希望李世民收拾哥哥吗,对自己也不是加分的行为。

那他也可以装做没有这件事,若无其事行不行,没有这事,表现得也很自然就像没发生一样,可以不可以呀,也可以。但是太便宜了李泰,所以这件事最佳方案是不露声色的出卖李泰。显得很无辜,很无奈,然后把李泰收拾了,然后自己还要得分,得正面分,你看好几种方案他都可以采取,他最后采取的方案是对他最有利的方案,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很紧张的样子,李世民怎么问他也不回答,就是不说不说,把李世民憋得没办法,你不说不行的时候,把真相说出来,说出来李世民说你看李治多好,不出卖他哥哥,有保护他哥哥的意思,你看李泰是什么东西,要收拾他弟弟,李世民立刻就改主意了,所以在李治当太子这个事情上天上掉下来的是馅饼,李治是伸手接过的,不是说一点贡献都没有的。有贡献,也可能他这点贡献就是不露声色的出卖李泰这个贡献,就是压倒李泰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它是管用的那颗稻草,所以大家都说李治当太子没有经营,没有自己经营,因为李世民已经决定了,自今太子失德,藩王窥视者,皆两弃之,都不许当太子。所以这个太子之位不许经营所得,就是大家谁也不要去主动的经营。你盘现在看来太子是失德的,李泰是经营的,只有我们李治同志是吧,表现最好,从来没有经营过,即使仅仅又一件事那也是被迫的,被逼无奈说出了真相。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在皇宫这个后宫,这个道场太大,关系太复杂,什么人都可以在那练就一身本事。虽然李唐从高祖的时候就开始倡导道家,倡导老子。可是道家有一条叫做“无为无不为”用无为这种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谁做得好,我认为李治做得好,李治在争取太子这个位置的时候不露声色,让所有的人替自己忙活。你看多英明的唐太宗最后转来转去,转来转去甚至想自杀,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李治,而李治呢坐在后边,是一个年轻的,16岁的一个小孩。

所有的人都替他转,都在为他工作,为他忙。所以李治太子之位他究竟经营了没有呢?我觉得他其实是经营了,只不过是不露声色而已。既然太子这个位置很好的经营到手了,那当太子或者说后来当皇帝做得怎么样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