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当代隶书大家谈隶书 | 刘洪洋 韩少辉 仇高驰 童孝镛 周庶民 周德聪

当代隶书大家谈隶书 | 刘洪洋 韩少辉 仇高驰 童孝镛 周庶民 周德聪

时间:2019-04-30 04:47:50

相关推荐

当代隶书大家谈隶书 | 刘洪洋 韩少辉 仇高驰 童孝镛 周庶民 周德聪

LIU HONGYANG

刘洪洋

刘洪洋字骏,号一石,世人称洪泽、洪祥。1963年生,天津宝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研究院、导师,西泠印社社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京东印社社长,宝坻书法家协会主席。

书法报: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核心体现在那些方面?学习时应如何把握和表现?

刘洪洋:隶书的艺术风格、艺术个性、艺术元素是十分鲜明的。其风格是多元化的,个性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元素是丰富的,特别是在汉代传世的作品中各臻其妙,异彩纷呈。也是隶书学习最佳的入门途径,其类别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刻石文字,另一类为书写文字。

汉代刻石类隶书,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一类是字形工稳、意态端庄、秀美典雅,以舒展为能事的《曹全碑》、《礼器碑》等为代表;二类是拙中寓巧、意态浑穆、字势雄强,以方正古朴为能事的《张迁碑》、《鲜于璜碑》等为代表;三类是以大气雍容、意态伟岸、疏宕宽博、气局开张为能事的《西狭颂》、《封龙山颂》等为代表;四类是以潇洒奔放、意态纵横、恣肆飘逸、趣味多变为能事的《石门颂》等为代表。可以说各具姿致,靡有同者,非短文能尽言其美。

汉代的书写文字质朴率真、新意迭出、奇诡生动,劲利的行笔、生动的体势、灵活的字形、不拘一格的结体,率性天真的烂漫溢于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书写者的情怀,以不同地域的汉简为代表。至此也不难理解汉代隶书的审美多元,同时亦能避免隶书学习中以笔追刻的盲目性。

隶书的点画构成了隶书内在的艺术素质,笔法比篆书复杂。汉隶用笔快慢、畅涩,疾迟相顾,畅涩相间,自然产生曲直相参、轻重相宜的各种点画。结构的横平竖直、均匀排迭以及左右波发和蚕头燕尾等字形、字势和点画形态,均能体现出隶书的艺术审美。初学隶书要把握取法的方向性,由汉碑入手,简书只能取意不可作法,以学会基本技法为目的。临习中切不可追求破损的残痕,所以读帖非常关键,临帖时要抓住“大”的东西,表现出读帖时感受的那种“味道”,才是成功的,防止不清法则而迷径。

书法报:习隶者众多,但是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原因是什么?

刘洪洋:主要是传统基础不牢固,近亲繁殖,使隶书的古法、古韵逐步弱化。表现为艺术因素的含量打了折扣,说穿了就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一种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初级创作,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两回事。

书法报: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联系?

刘洪洋:自春秋末期至秦代,通用文字的篆书开始草化,草化的篆书虽然字体结构仍是篆书,但字势已渐变为扁阔并趋向横势,笔画已露出波势的运动感,初步地形成了笔画化的倾向。至西汉时期完成了隶书字体的正体化,隶书成为当时的通行字体。其中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是隶书的成熟期,也是隶书字体和书体的共融时期。孕育了楷、行、草诸体,隶书的广为使用,特别是民间的书写实践,导致笔法和变异字形的出现,于是侧锋用笔、结构简省的书写方法随之而生。魏晋六朝至唐代,由于楷书的普及,使隶书的书写掺入不少楷意,同时隶书的程式化趋势也愈加明显,与汉隶相比缺少了古拙灵动的趣味。至宋、元、明,隶书虽为一种书体,但当时以“帖”为宗的书法风尚为主流,其美学品格与汉隶相差甚远,到了清代重新对汉代隶书进行发掘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取法途径,致使隶书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好评。

一种书体与其他书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点画”的体势、结构、形态上,这种书体的笔法组合也依此而定,如果我们把不同书体同一点画的起笔与收笔外形去掉,我们就难以判断是哪一种书体的线条了。可见书体风格特征是由线条两端的形态决定的,不同书体线条行进中的质量要求就不言而喻了。至于不同的书体,则依该种书体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而定,只是因书体不同、体势不同而笔法各有侧重,才产生不同的书体有其“相对”独立的用笔体系与要求而已。

书法报: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刘洪洋:首先掌握所学碑帖的基本特征、风格、形式和规律,之后能再现其形式、表现技巧、实际创作效果,表达其意趣和形式美。这个阶段的艺术表现意识不完全是“自我”的,是“从他”的一种初级行为,但这是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书家在艺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训练方式。这一环节不容忽视,这是对临帖效果的最佳检查手段,同时又是灵活的发挥。它尽管是被动的,但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你的主观能动性。若以新的文字内容在特定的笔势、笔法、结构、章法甚至还有墨法的制约下进行新的整合与发挥,能体现出对范本的艺术理解与情感意趣,其中的形式法则、技巧认知水平以及对掌握原范本的情况都得以展现,发挥的部分是自己的、主要的。临创结合,活学活用,将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因人、因时穿插着进行,才能增加你的变通能力,达到消化、理解、吸收、运用之目的。

书法报:当前国展中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刘洪洋:当代隶书从好的一方面说是呈现多元化发展。但传统根基不牢、近亲繁殖和急于求成的现象也令人担忧。当代隶书创作主要有三种创作模式:一种是取法传统,就一种碑帖来表现的纯粹化创作;二是在隶书范畴中采取的多元化复合型表现手法的创作;三是由不同书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而表现隶书丰富性的创作。

从近几年国展的入展、获奖作品上看基本在此范围内,但不论偏重哪种表现方式都能看出对传统理解不够深入,对汉隶大范围的研究不够完善,理解消融得不够巧妙,以及对不同书体掺杂的生硬之弊。原因就是浮躁,对古代的经典学习不深、不透。再有就是入展作品的文词不通、丢字丢句、张冠李戴,出现错字、白字、别字,希望广大书法作者高度重视。

隶书未来的发展仍会处于多元化态势。但无论取法如何,其作品的古风、古韵不能消减,对隶书的评判标准不会降低。提倡从传统中来,要使自己的书作合乎古法并且不拘泥于古法。合乎古法还不能叫创作,不拘古法而出于己意,才有创作的分量。找准那种和自己气质有感应点的汉隶,由此引发自己的创造性,并逐步向纵深发展,以至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就汉碑和汉简来说有上百种之多,人的精力有限,能真正下功夫临写的不过数种。所以,作者要有良好的变通能力,在融会的基础上善于贯通才是大道。世上没有一条现成的通向成功的路让你走,也没有谁能给你指出一条必然成功的路,这完全是靠作者自己的“本体力量”进行上下求索,该重点用功的就偏重一些,恰当地取舍,持之以恒定有所成。

HAN SHAOHUI

韩少辉

韩少辉现为山西书法院院长,山西金石书法篆刻研究院院长,山西省书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隶书的重新认知与构建

■韩少辉

本文所论,盖指汉隶审美范畴。

康南海曾云:“书至汉末,盖盛极矣。其朴质高韵,新意异态,诡形殊制,熔为一炉而铸之,故自绝于后世。”王澍也有“一碑一奇,莫有同者”之评。概而言之,汉代隶书主要表现为沉雄、闳伟、朴厚的美学特征。从体裁上划分,汉隶又有用于正规、庄严场合的所谓庙堂碑刻——即以字形扁方、体势左右背分为特征的标准隶书和用于日常生活,结体率气自然,用笔简捷径直,弱化左挑右波为特征的通俗隶分和新隶体之别。

无论哪种体裁的隶书,其艺术性总体表现为:线的劲健、沉厚的运动力量——这是汉隶艺术美的内在支撑点——即笔法的中、藏锋和涩势的运用,兼使侧锋、露锋和方笔,造成了隶书强劲、浑厚、深刻的线的基本品格。而隶书着重于横向开张的笔势运动,又造就了其宏阔、开放、质朴,在端严中寓奇变的线的空间构造——由于书手(大量的民间书手)对艺术美自觉不自觉的追求,表现在结构内在关系的变化上,使字内空间和结构单位的主次、长短、宽窄、大小以及势态的俯仰、斜正、直曲等艺术因素在多样的变化中得以运用并求得呼应、统一,使汉隶一改小篆中正、匀称、严整的“图案性”,而有了对虚与实、黑与白对立统一的“图画性”追求——汉人写字如画画即由此而生。

基于此,我们应对当代隶书创作在经历了30多年的复兴,并由此积累的相当丰厚的研究、创作成果进行冷静、客观的审视,对隶书的学习、研究、创作的方式、方法进行理性、深入地思考。窃以为应着重对隶书气质、精神和笔法、结构两大体系进行重新认知,并在研究和创作的理念、观念上重新构建,方为隶书学习之关捩。我在全国第三届隶书展评审结束后所写的《医隶弊之药》一文,正是针对当代隶书学习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

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近万件来稿,从初评到评奖一路看下来,媚俗者有之,追风者有之,花拳绣腿者有之,意韵空乏者有之,精神萎靡者有之,不知隶法者有之,不懂笔墨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能入眼者不过百之一二,能让评委怦然心动者不过千之一二。这并非悲观失怀、危言耸听,实乃当代隶书之创作现状,最起码从来稿作品看是这样。

原委早有贤者揭示,本届隶书展的其他评委或许也会述及,此不赘言。我只开药方,对症者服之,不对症者弃之,或笑骂我为庸医也无大妨。

1、秦汉篆书每日服用,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一年后可兼服商周金文,每日1~2个时辰,连服1~2年。气色可红润,骨骼可硬朗。此乃滋阴之良药,习隶者不可不识。

2、汉隶中《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择其一每日服用,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可得习隶之法;之后《张迁碑》、《石门颂》、《西狭颂》、《衡方碑》、《封龙山颂》等,择其一二服之,每日两个时辰,连服两年,可得隶书之意;继之,《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西汉刻石、秦隶、简帛书、民间刻石等择其一二服之,每日两个时辰,连服数年,可得隶书之趣。如此,由法而意而趣,方可本正源清,得隶书博、大、雄、拙、强、奇、高、深之一味。此乃壮阳之良药,习隶者不可不知。

3、对于哲学、美学、文学,应依据自身体质之需求择之,每日服用,厕上、枕上、车上皆可读之,每日1~2个时辰,服之终生,勿要间断。读书方可明理,明理看事看物方可入木三分,入木三分方可穷究他人不能究之本源和规律。如此,作品自然表现深刻,面目独到,品位高,意韵深。此乃滋阴壮阳大补之药,习隶者不可不晓。

此药如六味地黄丸之于男人,服之有益,不妨一试。

韩少辉隶书翰墨往来联

韩少辉节临《西狭颂》

QIU GAOCHI

仇高驰

仇高驰现为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篆刻研究会副会长,徐州工程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法报: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核心体现在哪些地方?学习时应如何把握和表现?

仇高驰:隶书一体滥觞于战国的中晚期,成熟于西汉,在东汉达到高峰。汉代铭石隶书法度谨严,用笔随意,生拙古朴,结体规整茂密,风格多样,天真自然,毫无程式化,充分体现出经典隶书质朴高古的审美特征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伴随着竹木简牍的大量出土,今人得以目睹汉人的墨迹,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汉隶的用笔,无疑有着极大的帮助。但依然要以汉碑为主,这是因为汉简隶书的字太小,大字与小字在笔法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虽然在现代印刷技术下可以影印放大,但也不适合作为大字隶书来临习。另外,也由于简牍隶书地域性风格强烈,使得我们只有对汉碑的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汲取其灵活多变的用笔和结字,来丰富我们的创作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隶书的朴茂和高古。

书法报:习隶者众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原因何在?

仇高驰:汉代以后,应用书体进入到了楷书时代,人们学习隶书会不自觉地将楷书的提按笔法带到隶书中来。在隶书中,楷书的提按笔法成分越多,朴茂之气就会越少。魏晋以后的人们对篆书笔法日渐陌生,不能用篆书用笔来书写隶书也是造成隶书不能高古的重要原因所在,唐以后隶书之失即在于此。隶书和篆书一样同属于平正书体,因此在学习和创作中不可夸张变形过甚,一旦夸张变形超出了它所能容纳的“度”,隶书的“古雅”之气就会受到破坏。习隶者对隶书过度的夸张变形,也是造成隶书不具高格的原因之一。

书法报: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关联?

仇高驰:在汉字发展史上,隶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隶书上承篆书之遗脉,下开楷书之源流。正是由于隶书所处的“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在结体、用笔上和篆书、楷书的联系,我认为学习隶书,进可穷篆书之流变,篆隶笔意相通,退可得楷书之笔法,隶楷体势互用。

隶书和篆、楷书,在笔法上都要以中锋为主,结体存在篆长、隶扁、楷方之别。具体分析篆书是中锋裹毫,其线条特征为圆浑、酣畅;结体多取修长之势,回环、婉转,笔画之间有较多的连结,且保留着古文字的象形意味。隶书也以中锋为主,但兼之以侧锋,其线条特征既放逸、韧劲又险峻、浑厚,结体多以扁方为主的横势为主,左右开张,较之篆书则化圆为方,化繁为简,化连为断,且有着明显的波磔和钩挑。楷书则以中锋提按为主,行笔时较多运用上下的跳跃笔法,线条变化极为精妙,结体多取谨严的方势,篆意完全不复存在。

书法报: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仇高驰:学习隶书首先要从经典汉碑入手,博瞻约取。在汉代典范铭石隶书中择己所好者,先由形入,以期步入正途,待娴熟之后,务求笔力和骨势。所谓遍临百家,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一定要多看,见多识广,才能有所比较,有所取舍。再者,因隶书去篆书不远,在用笔和结字上还保留着篆书的遗意,因此,在学习隶书的同时,最好要涉猎篆法,一个不谙篆法的人,是很难得到隶书三昧的。

书法报:当前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仇高驰:当前的隶书创作,审美理念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解放,在取法的广泛性和探索的多元性方面已远远超越前代,在作品的趣味和视觉形式上得到高度重视和极大提升。换言之,当前隶书创作,在结字和章法的变化与快感方面已超越前贤。然而,当前隶书创作中所存在的俗弊与浮躁亦是前所未有的,最为突出的是对隶书笔法的漠视,而致使作品的内涵大大降低。当代隶书创作,过度追求趣味,在小处刻意经营,加之过多地把行草笔意移到隶书中,从而导致作品格局不大,格调不高。

那么,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呢?平心而论,隶书和篆书一样,其学习与创作的难度都要大于其他书体,加之又难以变化和形成个性化风格,但这并不意味着隶书的学习和创作就无路可走了。我认为,研习隶书,先要从各种风格的汉碑中抽绎出具有共性的成分,同时再从竹木简牍、铜器铭刻中汲取营养,取法乎上,取意乎下,予以取舍和改造;第二,要在篆书和古文字方面多下功夫,以厚其源;第三,在隶书临习和创作的同时努力增加学养,以广识见和胸次,从而提升作品的古雅成分,庶几可形成一己隶书之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TONG XIAOYONG

童孝镛

书法报: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核心体现在哪些地方?学习时应该如何把握和表现?

童孝镛:假如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隶书的核心美,我会用“庙堂之气”来形容。我觉得这个词高度概括了隶书的美——古朴厚重、端正庄严、率真自然和正大气象。

隶书作为一种渊源有自、独立成熟的书体,其结字、用笔、气质与其他书体相较,还是有自身艺术特点的。因此我们在学习、把握的过程中务必要把它的来龙去脉搞清、搞透,不能简而化之地将它与其他书体相提并论。

大家都很清楚,在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的发展、成熟是经历过两次较大变革的。其一是从先秦到两汉的“隶变”,即隶书的成型、成熟期。其二即是指有清一代碑学书风的盛行和隶书的再次复兴。应该讲这是隶书从成型到成熟的两个标志性阶段。至于学习时应该如何把握和表现的问题,这看似是一个比较空洞的概念,但从学习的层面上讲,首先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关键的一步。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一切理想都将无法实现。这方面还真没有太高深的理论可言,惟有择帖准确,训练得法,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一节功课是当务之急。

书法报:习隶者众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原因何在?

童孝镛:相比较行书、行草和草书而言,无论是隶书作者还是国展中隶书作品所占的比重的确较少。造成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应该归结到以下几点:一是尚古精神的缺失。当下有许多作者对古人、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是浮浅的,或者说还存在着盲区。尤其是在一些新生代年轻作者的身上“缺课”现象尤为突出。许多年轻作者急功近利,从而导致创作始终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模仿层面,放手创作能力差,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入到隶书创作的核心层面。二是“近亲繁衍”现象泛滥。对经典没有作深入的探究,接下来的创作肯定是会出状况的。但许多作者又不甘心埋没在寂寥的书房中,他要参展、要获奖,那咋办呢?那就采取所谓的拿来主义,直接从当代获奖成名的书家那儿“借”或“偷”,甚至不管不问原模原样地抄袭别人的作品去参加比赛。试想,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怎么能够把隶书写好呢?三是浮躁之风日盛。浮躁这个词在当代书坛被提及的频率特别高,这也是书坛时常遭人诟病的重点话题之一。其实活动组织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如由官方组织的一系列高规格的展赛活动,对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能看到,各种展览也无形中诱使着年轻作者丧失了清静的学习环境。许多年轻作者成天忙活着写参赛作品,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临帖。这是当前书坛为什么出现不了重量级的书家,没有扛鼎之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书法报: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联系?

童孝镛:就隶书而言,习隶者如果把学习取法的眼光仅仅停留在隶书本身,那显然是不符合隶书学习创作内在规律和要求的。所以习隶要广泛地去接触其他书体,并从中汲取到足够的创作养分。而这其中篆书显然是习隶者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书体。

从当下许多优秀的隶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作品除了结字、用笔基本保留着隶意外,在许多方面与所谓的秦隶(古隶)、汉隶已经拉开了较大的距离。当代隶书在注重古意、古风的同时,更加注重用笔的多样性、结字的多变性乃至墨色的丰富性。为什么当代隶书创作会出现这种丰富多变的创作现象呢?是因为当代书法人取法借鉴的素材及优秀范本丰富了,无论是主流书风还是民间书体,都通通在当代人的掌握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资料都能够很轻松地获得,这一点是古人无法想象的。所以说学习隶书者绝不能抱一而终,应该放开眼界,在习隶的同时,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包容、接纳、借鉴其他姊妹书艺,从中吸收自己所需的养分。

书法报: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童孝镛: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隶书的源起和其成因等方面做足理论储备,其重点要把工夫放在文字本身。所谓篆取圆,隶取方。篆、隶书体的形成都有其历史背景。因此研习隶书者务必要清楚隶书是如何形成的(隶变),隶书与其他书体尤其是与篆书之间存在着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又存在着哪些内在的联系,这些基本的源流问题务必要晓知在胸,以杜绝在书写中随意组字、造字现象的发生。其次要解决好隶书学习中的师法和取径问题。隶书学习无疑要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但问题是传统也是有优劣高下之别的。其既有主流的,也有民间的,风格流派可谓异彩纷呈。作为学习者务必要做到重点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要解决的是作品的气象和气质问题。比起楷书,包括篆书在内,隶书的可塑性空间是很大的,它既能与篆书互为表里,又能与简牍、帛书等民间书风相互补益。但无论发生多大的变化,都要力求能体现隶书高古厚重、正大开张的艺术气质,这是隶书最核心、最关键的美学属性,要始终把握住这个艺术底线。

书法报:当前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童孝镛:毋庸置疑,国展一直是当代书坛关注的焦点和书法发展的风向标。隶书作为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独立书体,在近几十年的国家级展览、比赛中展现出了它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自中国书协五届书代会以来,中国书协成立各书体委员会,隶书作为一个重要的书体从其他书体中独立出来之后,全国上下研习隶书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隶书作者和佳作。好的方面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新颖的形式设计理念。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对形式美感极其关注,诸如纸张的颜色、作品的样式,还包括书写内容在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国展中的作品最终都要走进展厅,所以此类作品更加注重作品的展厅效应,大多数作品尺幅较大,设计痕迹都较明显。另外在书写内容上许多作者都会选用字数较多的书写内容,从原先的一作一两首诗到现如今的一篇散文、一篇游记等不一而足,都是当下国展投稿作者考虑和关心的重点问题。二是结字与笔墨的多元结合。当下隶书创作从总体创作水平上讲,绝大多数作者仍然在传统和经典的区间作着坚韧地挣扎与突破。但也有数量较少的作者走得相对比较远。这一批作者仰仗着自己的天赋和手头丰沛的学习资料,在作着更深、更高层面的探索尝试。如将篆书的一些偏旁部首引进到隶书的结体和构字中,继而对简牍、帛书乃至魏碑等书体的构字也进行了适度的嫁接,等等,让原本平和的传统隶书在结构和气质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三是整体创作状态趋于理性。我说的理性是从肯定的角度为出发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早些年书坛所谓的这个书风、那个书派搞得局面混乱。其实风格这种东西你不说它也是自然存在的,一切艺术行为必然都会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性格标签。当下书坛已经进入到相对比较理性的发展期,回归传统,尊重经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标签。书法也只有在理性的前提下,对传统、对经典进行合理的继承,才能够最终走向繁荣。

若说当前国展中隶书作品的不足,我想无外乎是大家对传统的认知和深入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有些当时看似十分打眼的作品,一经慢慢品味就很快显露出其功力和内涵的不足。原因是多数作者没有真正扎进传统、吃透传统,甚至有部分群体还没有解决好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因此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内涵层面来讲,许多作品都显得苍白乏力,徒留外表的伪繁华。

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问题是,当代隶书作品越写越小,隶书应有的正大气象在国展中越来越鲜见了。我不知道这和中国书协要求的参展作品从八尺到六尺的要求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经常在国展的展厅和作品集中能看到跟小楷一样大小的小隶书作品,其字径也不过盈寸余。洋洋数百字甚至上千字的内容都被一个个束缚在小小的方格之内,显得憋里憋屈,阴柔之气十足,缺失了丈夫气,让人频生感叹。希望这种现象在今后的展览中能够有所改观。

ZHOU SHUMIN

周庶民

周庶民 笔名山牛,1965年出生,重庆垫江人。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协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协驻会副秘书长、重庆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市书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重庆师范大学书法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师。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第八届国际书法大展,迎奥运·中国美术馆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虎年新春贺岁·中国美术馆情境书法邀请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等;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提名奖)、中国西部书画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群众书画大展铜奖等。多次担任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等活动评委。作品被收入《中国书法年鉴》《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集》等,并被中国美术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收藏。出版《书画名家——周庶民书法选》《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系列丛书——周庶民卷》《当代书画家丛书·周庶民卷》《颜真卿〈勤礼碑〉基础教程》《隶书〈曹全碑〉基础教程》,应邀主编《书法艺术教育基础教程丛书》等。

碑古铭残知石奥

□周庶民

余自习书以来,篆隶楷行均曾用功,然于隶书却情有独钟,二十余年,先后涉猎《曹全碑》《石门颂》《好大王》、简牍等等,近年于《西狭颂》《鲜于璜》《开通碑》《何君阁道碑》等尤为喜爱,读书、品帖、习字,好不欢喜。去年年底应四川美院之邀教授隶书,学有所用、教有所获,教学相长,感悟良多。今就习隶感悟梳理为文,与诸君探讨。

读史明理,博观约取。隶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光彩夺目,它的发展出现了三座高峰:汉简牍帛书、汉隶书、清隶书。战国、秦汉、魏晋的简牍帛书,使我们可以直接欣赏到古人的手书墨迹,用墨的厚薄与光泽,行笔的疾缓与执着,乃至气度与神韵皆显露无遗,是我国古代书法遗产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进入了流派纷呈的阶段,历史上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发展的鼎盛时代;清代是书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碑学书法的兴起打破了帖学书法的长期垄断,随着金石出土日多,金石学兴盛,摹拓之术日盛,为书法界扩大了视野,碑学兴起,于是写篆隶的人日多,书家们大胆创新,使古老的隶书获得新生,隶书不仅为碑学在清代的发展开了头,而且清隶始终伴随着有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变化,成为了书法史上又一座高峰。有了对隶书历史文化的了解,再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择适合的书体临习与研究,就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确定主线,适度吸收其他营养,壮实自己,丰茂古意。

临书善悟,根深叶茂。临摹是书法学习的必需手段,书法临摹分为三个过程:一是读帖,对所学碑帖的笔画特征、结构特征、书风气息等进行认真领会,用心感悟,熟记于心;二是细心临帖,按照正确的临习方法和熟记的特征,对碑帖进行精心临写;三是对临习作业进行比对,找出差距,查找用笔的细致度、结体的准确性、书风的性情表现,再反复训练,达到忠实原作,原原本本地写出原碑帖的味道。如此对经典碑帖进行有计划的临习,消化吸收,丰富笔墨功夫,领悟或飘逸俊秀或雄强豪放或古朴苍劲等等风格的表现方式,才能烂熟于胸,化为己有。当然还应对楷、篆、行、草等书体有所用功,为我所用。这种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应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永无终点,才能保持古雅严谨、书风淳厚的书家气象。

入古出新,水到渠成。有了前面的功课,还应有写意临摹的能力,要求在原碑帖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临出既有原碑帖味道又有强烈个人情感追求,既有古典气息又有创新感悟的作品。对于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书家而言,都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有创新能力,才能创作出有书卷气、时代感与强烈个性的作品,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它需要积累、需要开悟、需要智慧。在创作学习的过程中,力避粗糙临习,食古不化,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力避简单借鉴时人,盲目跟风,毫无古意,气格低俗;力避名利熏心,肆意夸张,丑态百出,贻笑大方。

碑古铭残知石奥,入古出新去浮华。一个成熟的书家应有潜心功课的恒心,有顿悟思辨的聪慧,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心手双畅,才能创作出有质量、有品位的高雅书法艺术作品。

周庶民作品欣赏

周德聪现为三峡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书协副主席。

习隶琐谈

■周德聪

隶书,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样式,可谓承前启后,它的一端通往古文字系统的篆书,或谓篆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端则是开启了“今文字”,所谓“隶变”者,变古为今也。

正是由于隶书处于古今文字之变的节点,故其古雅者可通篆籀之意,而其新变者不惟形貌,它在笔法上的提按顿挫与方圆使转也大大丰富了线条的形质。

惯常以为,隶书笔法的特征便是“蚕头燕尾”,结体的特征便是横势扁平,这种特征是显见的。然而,深入地体察与临摹后即会发现,这种认识又是肤浅的。

所谓“蚕头”,是对笔画首端外形的比况,是起笔逆锋转向右行后所呈现的含蓄而不外露、浑圆而不凌厉的特征,设若指向以圆笔为主导的隶书如《曹全》、《石门颂》差可,如果以此法去临写方峻的《张迁碑》,虽在文字形貌上无损,然其精神意趣必将吴越殊异。也就是说,汉碑隶书的用笔呈方圆二致,而且在方与圆之间又有偏胜的情形,或方中带圆、或圆中显方,其权变全在用笔者的慧心。“蚕无二色”大概即指起笔之法虽同而其线条造型各异。

许多学习隶书者,尽管在用笔的方法上并无错讹,但在起笔这一环节,却将用笔动作程式性固化,从而导致了数画并施、其形雷同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在临习过程中,对于貌似相同的笔画要多从其不同处着眼,并试图通过相同的用笔方法去完成不同的形象塑造。其中行笔的快慢、提按、轻重,使转的方圆乃至用墨的枯润与多寡,都会产生微妙而丰富的变化,常言变则通、不变则死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燕尾”,在隶书中多指横画、捺画的具有波挑意味的收笔,其形丰满且略有右上挑之意。正是这一线条特征,成为了隶书标志性符号,以致社会上有许多习隶者,只要是横或捺,便出以“燕尾”之形。需明白的是,在隶书中,有“燕不双飞”之谓,亦即是说,一字之中,无论横画多寡或有无捺笔,只能有一个“燕尾”,在无捺笔的字中,横画的主笔可以有燕尾,在横与捺同时具有的一字之中,燕尾只能在捺笔中显现。考察大量的汉碑隶书,似可得出这一认识。但是,并非是隶书一定要有“燕尾”的笔画,在许多情况下有所省减都是允许的。

虽同为“燕尾”,其实在不同的碑帖中,在不同的书家笔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即在同一碑刻中,也会因其书写的变化,刻工的差异,以及风雨剥蚀泐损乃至拓片的初拓与后拓,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更兼临习者观察与感知的差别,分析与理解以及用笔与表达的差异,同习某碑,也常会有不同的面目。其实,这也正是经典带给我们创作表现的空间。

用笔本身是极其个人化的,执笔与运笔,在手在心,妙机其微,在一定意义上,书法语言的形成主要在用笔,而用笔之关捩又全在起笔、行笔与收笔这三个环节。

隶书结字一反小篆之修长,变为扁方之形,这是就总体风貌而言的,也许是隶书章法字距大、行距小造成的视觉错位。深入观察后就会发现,隶书在汉字造型上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扁者横展,方者整饬,长者峻拔。不仅如此,隶书在字势上也欹正相生,动静相辅,在临习的过程中需要悉心体悟。

汉碑众多,一碑一奇,个性使然。如何在众多的汉碑经典里求同存异,并在自己的创作中避同趋异,形成具有同古异古、趋时避弊的艺术语言与风格特征,则非在短时间内可以奏效。

史上遗存下来的经典,都是古代书家穷其一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当代展览文化催生的作品,则是在并不长的时期里临摹转换的痕迹,难免趋于表面化,尤其是许多出版社出版的集字本,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难免使书家产生一种惰性。

书法的传统在本质上是不断创新与开拓的传统,汉碑也好,清隶也罢,都只留下了某一类风格的经典,雷同者必遭淘汰。我们应当传承的是书法的这一精神,至于创作,只有留待历史去评说了。

周德聪隶书书以横幅

周德聪节临《张迁碑》横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