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庄子心语 ‧ 人间世

庄子心语 ‧ 人间世

时间:2020-09-19 15:14:09

相关推荐

庄子心语 ‧ 人间世

庄子心语人间世

功名与成见,

统统抛一边。

虚心淡泊如童年,

待人接物似神仙。

人力诚有限,

主事更在天。

竭尽全力去操办,

心平气和神可安。

逆势多艰险,

顺物可幸免。

审时度势灵机变,

通晓物性最关键。

有用遭踏践,

无用寿可延。

门庭若市生杂念,

韬光养晦方圣贤。

天上宫阙不胜寒,

逍遥何似在人间。

()

《庄子心语》之“人间世”选自Die Deutsche Sammlung《德意志诗集》

在《庄子内篇》中,一些核心的观念得到反复地讨论。一个观念在前一篇中被提及之后,会在后一篇中做进一步的阐释。简短的“养生主”篇只是简单提及几个基本的养生原则。从“人间世”篇开始,《庄子》进入对诸多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深入讨论。在余下的四篇中,一方面我们看到相同观念的进一步重复讨论,另一方面每一篇都引入了新的观念。所以在四篇中,对人生和社会的讨论在稳步地推进。与“齐物论”和“养生主”篇中总体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相对,这些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具体讨论可以看作《庄子内篇》的“外王”部分。

“人间世”篇以一个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开始。在《庄子》中出现如《论语》中的孔子师徒的对话,咋一看让人觉得有些奇怪。这一方面表明,儒道两家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么水火不相容。另一方面,我们对《庄子》中孔子的观点和主张同时也要采取一些保留态度。《论语》中孔子的语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孔子的观点,而对于《庄子》中孔子所说的话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归给孔子本人。这在西方哲学中有类似的现象。苏格拉底是柏拉图一些对话的主角,但他与真实的苏格拉底并不完全吻合。和柏拉图一样,庄子很可能是借孔子的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孔子师徒对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卫国有一个任性孤行的暴君,他挥霍国家的资产,对臣民施以暴政,弄得民不聊生。颜回想去感化卫君,向孔子请行。孔子劝颜回不要去,说他不可能感化卫君,弄得不好最后连性命都难保。

在孔子师徒的对话中,“养生主”篇篇首一段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这里我们看到“德荡乎名,知出乎争”的观点。“德”是对道的体悟,“名”就是某种名分。追求名分就会损坏对道的体悟。这里的“知”正是“养生主”篇中“知也无涯”的“知”。显然,它不是知识,而是是非,纷争所围绕的你是我非。这种“知”显然与“名”相关联。庄子把名和知称为两个凶器。

孔子对颜回说,你去化卫,并不是为了某种名分,然而卫君这样的好名之徒肯定会以为,你是为名而去。结果他很可能会杀你。此外,孔子又以史为鉴,说尧禹之时丛枝、胥敖和有扈等国的国君同样荒淫无道,尧禹感化不得,结果只好把他们灭掉。

在对话的最后,孔子提出“心斋”的观念。“斋”的通常意义是戒食酒肉。孔子说,那是祭祀之斋,与心斋并不是一回事。但事实上,心斋还是从通常的身斋引申而来。身斋是为了免除酒肉对身体造成的负担,心斋同样是要戒除一些思想观念,以免除它们造成的负担。身斋是要让人的身体不要太累,心斋则要让人的心灵不要太累。

上面所说的功名利禄和是非成败是人心最大的负担。除此之外,还有成见。一味地固守成见同样会给人心带来负担。这些负担都是对心灵的限制,是自由心灵的羁绊。心斋就是要戒除这些限制,使心灵处于无待的状态。无待之心是通达逍遥的必要条件。心斋最后要实现的也是虚空淡泊的状态,即虚心。然而虚心显然不是无念无识,头脑空空,而是无待,即不受任何观念的限制。

我们通常说要虚心学习。这里的虚心与上面的虚心有紧密的联系。虚心学习,主要是要避免成见的影响,不要自以为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人在童年时期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学习起来不受任何先入之见的影响。这是人的一生中虚心学习的黄金时期。成人要做到虚心淡泊则需要通过修炼。修炼到一定程度则又可以称为童子,于是便有童心未泯。

虚心只是手段,目的仍是自由地游走于人世之间。虚怀是为了应物。人生沉浮不断,变化无常,只有无待的虚怀才能很好地应对人生中无常的变化。这是虚怀应物的要义。

孔子师徒的对话之后,紧接着是以孔子为主角的另一个相似的对话。这里首先发问的是叶公诸梁。诸梁受楚庄王的差遣,出使齐国。由于重任在身,诸梁非常忧虑,对出使中会发生什么事很担心。于是他就请教孔子,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

孔子回答道,侍奉父母和国君是人难以逃避的天职。孝忠的最高境界是心平气和地履行自己的天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不可奈何的东西就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我们把不可控制的东西看作命,然后安心地对待它,这是德的最高境界。显然,这是在进一步阐释“养生主”中简单提及的安心顺命的观念。

在接下来的几则寓言故事中,庄子进一步对安心做了解释。总而言之,安心是中和之心。“中”是适中,避免走极端;“和”是平和,避免感情化。事实上,安心仍然是要去除心灵的负担。在这种意义上,安心也是虚心,是心斋的延伸。

上面我们已讨论的观念,包括虚怀应物、摈弃功名、安心顺命、冥极守中等,在“齐物论”和“养生主”篇中都曾出现。这里的讨论算是对上述观念的进一步阐释。“人间世”篇的后半部分则涉及两个新的观念。

从螳臂当车开始的三则寓言故事阐述了一个新的观点。上面我们谈虚怀应物和安心顺命,表面上会给人一种比较被动的印象。实际上虚怀和安心都是非常积极主动的,因为两者建立在对事物积极把握的基础上。只有对事物有清楚的把握,我们才能做到不受不切实际观点的束缚,才能做到心平气和。

螳螂愤怒地举起自己的双臂,试图去挡住车辙,是由于对车轮的力量没有清楚的把握。养虎不能喂它活的动物,也不能喂它整的动物。喂活物时,老虎会因杀心生愤怒;喂整物时,老虎会因需要把食物撕碎起愤怒。老虎一旦发怒,很有可能会伤及养虎者。同样,养马者即使一直对马关爱备至,如果一不小心触怒了爱马,也可能被它踢死。

这三则寓言故事明确地表明把握事物本性的重要。如果我们顺着事物的本性行动,就会得到满意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逆着事物的本性行动,就会得到不想要的结果。顺应自然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而这必须建立在清楚认识自然,把握事物自然本性的基础上。可见,这种顺应的应物方式不是被动地听之任之,而是在主动认知基础上的积极应对。

最后,我们遇到了庄子哲学中又一个基本观念,即无用。至此,无用的观念只是在作为总论的“逍遥游”篇的最后有所讨论。在“人间世”篇的最后,无用的观念得到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当然,这仍然是通过多则寓言故事来实现。

在第一则寓言中我们读到,一位石木匠从鲁国去齐国,路上看到一棵栎社树。这棵树高大得参天蔽日,引来了众人围观。石木匠却看都没看一眼,继续赶路。徒弟不解地问道,如今我们见到了如此好的木材,师傅为何连看都不看?师傅答道,那树做什么都不中用;正是因为没用,才长这么大的。

晚上栎社树出现在石木匠的梦中,它对木匠说,你只知我无用,岂不知我用心良苦才最终实现了这一点。你看那些果树,正是因为它们的果子好吃,结果被弄得小枝泄、大枝折;许多最后半道夭亡。而我,正是因为于人无用,才活到如今,长得这么高大。

接下来的几则寓言都是在表明无用的用处。还有一则寓言讲到一个身体畸形的人。他驼背到脸贴肚脐,显然是一位无用之人。但是正因为他有残疾,才没有被征召入伍和服劳役。后来国王开恩,向民间施惠,他又因为残疾得到了特别的赏赐。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无用非常有用的故事。

正如“庖丁解牛”一样,“匠石之齐”寓言的本身道理就很明白,中学生读了就能理解。然而,正如我们对待“庖丁解牛”一样,我们同样要追问“匠石之齐”更深的喻意。

在“养生主”篇中我们讲到,“庖丁解牛”的隐喻是无为处世的原则。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费力气地有所作为。无为说的不是做事的成效,而是做事的方式。无为处世就是要抛掉不必要的包袱,轻轻松松地生活。和无为一样,“匠石之齐”中的无用也有特殊的含义。这里的“用”不是人生基础意义上的用,而是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用。

用总是指向某种目的,以它为参照。一样东西有用,因为它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如果没有目的为参照,一样东西便谈不上有用没用。山中的岩石,在自然界中既不有用,也不无用。但是,与人类建造房屋的需要联系起来,岩石便可以有用或无用。在这种意义上,坚硬又易切割的大理石很有用,而疏松易碎的砂岩没什么用。

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就源自目的性。换句话说,人生如果失去了目的,也就丧失了意义。当一个人活得索然无味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就变得很渺茫。正是基于人生的目的性,用是人生的一个基础要素。人生的目的性使得人类生活世界中的所有东西都变得有用或无用。这是人生基础意义上的用。

从人生基础意义上的用衍生出各种具体的用。上面提到的岩石的用就是一个例子。区分各种用的标准正是用所参照的目的。人生基础意义上的用参照的是人生的基本目的,而岩石的用参照的是人类建造房屋的需要。这个需要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目的。

有了这些对于用和目的的总体认识,我们现在可以深入解析一下“匠石之齐”寓言中用的结构。石木匠说栎社树无用,这种用参照的是人类建造各种木制产品的目的。在这个特定的用中,栎社树只是被看作木材。与此相对,栎社树则有不同的追求,或目的。它的目的不是最终做一块好木材,而是不受干扰地享尽天年。以这个目的为参照,石木匠所说的无用正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因而具有大用。

最后我们只需阐明“匠石之齐”寓言的深层隐喻。联系“人间世”篇篇首对功利的讨论,庄子此处意在区分功利之用与人生的大用。在庄子看来,逍遥游,自由地游走于天地人世之间,是人生的根本目的。而对功利的追求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大的障碍之一。功利构成逍遥人生的障碍,是因为它们限制人性的自由发挥。具体来说,利局限于物质的层面,而现世的功名总是屈就于一个时代特定的社会体制和价值体系。在功利的标准下无用,正是摆脱功利限制的手段。这种无用对于逍遥游的人生目的来说则有大用。

现在我们也看到了无用和无为的共通之处。在功利的标准下无用,我们就可以摆脱功利的限制,追随自己的本性自由地生活。而摆脱了功利之累以后,我们同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惬意地生活。这正是无为处世的要义。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这种观点的形成源自儒道两家在大一统帝国时期的不同历史命运。庞大的帝国需要一整套体系化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来维系。维护周礼的儒家正是应了这个时代之需,最终成为大一统帝国的主导思想。淮南王刘安在《鸿烈》中拟定了一整套以道家为指导思想的治国方略。书本呈献给汉武帝时,武帝对书本身很是赏识,但却不愿采纳其中的治国理念。仔细想来,极力追求个人自由的道家的确不宜治理庞大的帝国。结果,儒家成了传统体制的代表,而道家只能游离于体制之外。

只是在这种非常特殊的意义上,我们才能谈儒道两家的入世出世之分。在现世的体制之外,儒家同样有超越的追求。另一方面,道家虽然轻视现世的体制,但同样是积极入世的。只不过这里的“世”不是现世体制意义上的世,而是人间世。道家哲学关注的核心同样是人的生活世界。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也只存在于人世之间。从这个角度着眼,孔子成为《庄子》的主角其实并不奇怪。儒道两家原初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正是对人世的核心关注。而这也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超越时间的涅槃和遥远的天宫总是给人清冷的感觉,而人间却洋溢着暖意。

篇首图片:无用散木,取自 。

相关阅读:

岩峯:庄子心语 ‧ 齐物论

岩峯:庄子心语 ‧ 养生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查看更多同类文章

版权申明:嘉山岩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包含的所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设计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财产。任何不合法的侵权行为都可能受到起诉。如欲使用,请与作者联系。目前欢迎公益性转载。转载时请保持图文的完整性,并明确注明文章来源于嘉山岩峯微信公众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