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网 - 唯美句子、句子迷、好句子大全
第一句子网 > 亲子间的爱与被爱 为何总有时差?爸妈和孩子 请停止互相伤害

亲子间的爱与被爱 为何总有时差?爸妈和孩子 请停止互相伤害

时间:2022-09-24 22:08:38

相关推荐

亲子间的爱与被爱 为何总有时差?爸妈和孩子 请停止互相伤害

本文作者:张黎黎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最近霸屏的电视剧《小欢喜》,着实让我们跟着剧情虐心了一把。

不是没有爱,也不是不想爱,但剧中的3对亲子之间的爱与被爱,一直有着时差……

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至于用爱之名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很多人看了《小欢喜》,直呼“这是我妈没错了”。我们跟随剧情体会3个家庭不同的相处模式,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父母,控制欲极强又带有亲情绑架的爹妈。

不管海参好不好吃,但为了高考补脑子,你妈让你生吃就对了。在强势的背后,在这被控制欲占领的人生背后,却憋着孩子忿忿不平的怒火。

爸妈看了,心疼英子妈宋倩付出了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孩子看了,又同情英子被母亲强逼到喘不过气来。

站在各自的角色上,中国式的教育,孩子和父母应该各打五十大板。以爱之名的互相伤害,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桥段,毕竟,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正如,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

是什么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这样的状况,让我们好像很难从父母身上体会到爱?

换言之,这并不是我所需要的。海参生吃还是熟吃,吃与不吃,这都不是英子能够决定的。所以英子觉得,这不是我需要的。

宋倩和英子之间的矛盾,从小的生活细节,蔓延到“上南大还是上清华”的分歧,家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儿,一个小火星即可引爆一切。

是什么蒙蔽了爱?是需求?是对强势的不满,还是对控制欲的反抗?

母子之爱连心。也许,正是这人世间最崇高,毋庸置疑的爱,却使得我们忽略了在表达爱的时候的语言和方式。所以,不是需求错了,而是我们表达爱的语言和方式出了问题。

是什么赋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赋予生命合适及舒适的爱?

《小欢喜》让我看到,家从来就不是一个用来讲道理的地方。有人提出疑问,不讲道理又如何去教育子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语言及语言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就像宋倩觉得英子应该去清华,英子的生活中就不能有南大;宋倩离婚后的生活里只有英子,英子就应该接受“我只有你”的负担。

没有人会刻意去使用语言暴力,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语言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正如心理学中讲到了“非暴力沟通”,它的基础就是一些良好的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能使人乐于助人。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确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善用语言。

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和聆听他人的声音。这样,在每一次的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非暴力沟通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在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把非暴力沟通这样的方式还原到剧情,也许亲子关系间的爱与被爱,就不会再有时差了吧。

《小欢喜》里的父母,真实诠释了中国式家庭存在的“亲情绑架的亲子关系”。屏幕前的每个人,几乎都能感受到,自己当年和爸妈那种微妙的关系。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在爱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对与错。也许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给予孩子最适合的爱,可能是父母带给家庭最大的稳定性动力之一吧。

很多人在说,《小欢喜》改名《大悲咒》好了。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要想得到真正的“小欢喜”,只有重新学会爱的方式,重新学会与父母、子女的非暴力沟通,重新学会爱自己、爱父母。因为,每个人的生命线上,不仅仅系着你自己,还有背后不曾放弃我们的家人。

关注我们,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